发布时间:2024-11-25 20:35:57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安阳11月2日电 (记者 左雨晴) 巍巍太行,崖耸云天,生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
60多年前,十万开山者在太行山脉的绝壁上凿壁穿石,历经十年,修筑红旗渠,引来漳水入林。60多年后,曾经隆隆不断的开山炮声,如今变成年轻的声音回荡在太行山间,以渠水作歌,高山为碑,向继往者们一遍又一遍讲述曾经的那段峥嵘岁月。
“太爷爷只留下两个木箱子”
红旗渠干部学院的90后优秀青年教师李媛,就是一名红旗渠故事的讲述者。与其他讲述者相比,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渠四代”。
“我的太爷爷李贵是时任林县县长,也在当时担任红旗渠建设后期指挥长,负责保证一线修渠人的物资供应。”她说。
最初,只从照片上见过太爷爷的李媛,尽管听过红旗渠的故事,但年幼的她未能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意义。“上小学时我从课本的插图上认出了太爷爷——浩浩荡荡修建红旗渠的队伍里,他和当时的杨贵书记走在最前面。我很自豪地跟大家说,‘这是我的太爷爷,他修建过红旗渠!’但向大家介绍后,就有同学问我,你的太爷爷是当时的县长,你们家里会不会有很值钱的传家宝?”
好奇的李媛向家人询问了同样的问题。“当时家人说有,但是存放在我爷爷家里。”李媛回忆道,“我在爷爷家看到了‘传家宝’,就是两个木头箱子,还是空的。”
红旗渠干部学院优秀青年教师李媛。 左雨晴 摄空空如也、看起来又并不值钱的木箱子,让年幼的李媛很是纳闷,两个空着的木箱子怎么就成了传家宝?“我爷爷当时说了一句话,他说你看这个箱子是空的,但里面是满的。”
“小的时候不太明白,后来我想,爷爷也许是在告诉我,虽然这只是一个木头箱子,但它里面其实是满满的精神财富。”
慢慢地,李媛逐渐知晓了更多关于“李县长”的故事。“爷爷告诉我,那时他虽然是县长的儿子,却依然穿着破烂的旧棉服,他小时也很不解,为什么家中没有钱,不够为他添一件新衣服。直到太爷爷去世,医院外面来了很多不肯走的群众,他才知道,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自己的父亲每个月都会走访一线,用手中的工资救群众之急。”
李媛的太爷爷去世时,除了两只木箱子外,再无其他家产。“当时甚至住的房子、用的家具都不是自己的,这让我深受震撼。”
“红旗渠精神依然在我们年轻人身上”
在太爷爷李贵的身上,李媛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中的无私奉献,而在成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青年教师后,李媛更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如今,在红旗渠畔,李媛每天向来自大江南北的学员讲述红旗渠故事,宣讲红旗渠精神。一遍又一遍向人们讲述红旗渠故事的她,清楚地记得一组数字: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动工,历时近十年,削平山头1250座,开凿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座……而修建红旗渠时,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32岁,工地技术员吴祖太27岁,除险英雄任羊成31岁,“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17岁,当年修建青年洞的青年平均年龄30岁,“都与我年纪差不多大。”
曾经的年轻修渠者们,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而如今,年轻的后继者们,又如何看待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青年洞。 左雨晴 摄“生长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物质条件更优越,个人选择也更多,但这反而需要我们像当年的修渠前辈一样,去散发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李媛说。
“很多人觉得现在年轻人好像承受能力很弱,不能吃苦,觉得我们什么都干不了。”在李媛看来,红旗渠精神依然闪烁在年轻人身上。“作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青年教师,我们自身也是红旗渠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李媛告诉记者,宣讲的工作看起来好像只是很简单的讲故事,但红旗渠是一个历经十年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学习、钻研。在日常授课工作之外,李媛还积极参加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宣讲队,走进机关单位、学校、社区,通过云直播的方式,广泛宣讲红旗渠精神。
“有时候工作也会很累,在累的时候我就会拿自己和修渠的前辈来比一比。今天累,还能累得过修渠的人吗?今天苦,还有啥能比当年修渠苦?我觉得这也是精神的力量带给我们的变化吧。”李媛说。
红旗渠精神的力量,正如奔流不息的红旗渠水,激励着每一个青年人不断奋进。(完)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