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说到做到

发布时间:2025-01-04 17:32:31 来源: sp20250104

  “我看到成千上万的风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设备,高高的传输线把这些电一路输到北京。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的努力,太令人震撼了。”近日,美中关系基金会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尼尔﹒布什向《国际锐评》描述了今年初在中国西北地区戈壁沙漠看到的场景。

  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14年、累计装机容量连续13年稳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目前,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接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

  透过这些数据,不难理解正在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中国贡献何以受到各方关注。

  现在,地球上的每个人或许都有切身感受: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发,气候变化已经变成现实危机。世界气象组织在COP28开幕当天发布报告,宣布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新加坡《联合早报》刚刚出炉的《字述一年2023》专题,“热”字赫然在列。海洋表面温度达到历史新高,而南极洲的海冰水平降至历史新低……

  正是在严峻挑战下,COP28希望通过对《巴黎协定》实施情况进行首次“全球盘点”,找到差距,敦促人们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与温室气体排放,以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发挥了关键推动作用,也一直在为长期目标的达成作出自己的努力。中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并建立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2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过 51%,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7.5%。十年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6.2%的经济增长。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通过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比如,在肯尼亚,中企承建的东非最大光伏电站——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2019年投入运营后,可以满足7万户家庭共计38万多人的用电需求,有效缓解了当地“电荒”。截至今年6 月底,中国已与39 个发展中国家签署 46 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

  为什么中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倡导者和行动派?这不是别人要求的,而是中国自己要做。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因为这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近日,美国战略通路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戴维·多德韦尔撰文指出,在气候行动方面各国要向中国学习。

  实事求是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短缺,在绿色转型创新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还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历史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难度超乎想象,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会继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尽己所能。但面对气候变化挑战,光靠少数国家努力是不够的,需要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进行全球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应当率先大幅减排,并为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根据最新消息,COP28开幕以来的头四天,各国政府、企业、投资者等为气候议程承诺提供的资金已经超过570亿美元。其中,会议开幕第一天达成的损失与损害基金收到来自各国的7.25亿美元承诺,以资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灾害影响。

  行胜于言。现在,全球气候治理需要的不仅是口头承诺,更是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没有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践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充分回应发展中国家关切、团结合作推进绿色转型,才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之道。中国将继续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说到做到。(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国际锐评评论员)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