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发布时间:2024-11-30 19:54:16 来源: sp20241130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

  牢记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陕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连续多年的卫星遥感图,记录下黄土高原的生态之变:从2000年至2023年,延安市植被覆盖率由46%提高到81.3%,由此,陕西的植被覆盖向北推移了400公里。

  不只山川添绿,陕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绿色产业兴起来,绿色动能强起来,绿色发展扎实推进。

  植绿增绿,牢牢守护好生态底线

  仲夏时节,行走在陕西富平,石川河水清岸绿,黄土塬草木葱茏。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荒山秃岭、黄沙漫天。

  水连土,土连塬,塬连田。聚焦山水林田塬一体化保护,见缝插绿、固沟保塬;筑埂改坡、保土蓄水,干旱地变身水浇地,让“望天田”成为“吨粮田”。综合治理、久久为功,荒坡逐渐披上绿装。“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78%,水土保持率达到89.76%。”富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主任周琪说。

  守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准线,陕西一步一个脚印:建成212口矿山含水层监测井,有效防止超采地下水;推动黄河沿岸煤炭井田开发后移0.55公里,留足江河生态缓冲带。“目前,黄河干流(陕西段)全线连续两年水质达到Ⅱ类,流域年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的区域。”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田江介绍。

  一路向南,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的“中央水塔”秦岭绿意葱茏。

  走进秦巴深处,汉中宁强县汉水源村里,山高谷深、飞瀑高悬。三千里汉江从此发源,这里也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区。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自2009年起,汉中市大力对汉江源头进行生态修复。改造河道滩地、栽植水生植物、打造生态护坡、拦截径流垃圾……真招实招换来绿水青山。“通过综合整治,全县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5.8%提升至84.7%,汉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多年稳定达到Ⅱ类。”宁强县水利局局长高正宝说。

  奋力当好秦岭生态卫士,2023年,陕西推动秦岭七省(市)跨区域保护,修订秦岭区域产业准入清单,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的面积占比提升至99.3%。汉江、丹江干流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江水丰盈,水流澄澈。

  如今,陕南对“护水”的执着,已化作当地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汉中累计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18个,覆盖744个行政村,确保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安康专门设立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实施在线监测流域数据,保障汉江水质稳定达标;商洛在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还林还草,植被盖度大幅增加,水源涵养能力稳步增强。

  多年耕耘不辍,交出亮丽答卷。“以秦岭区域、黄河流域为重点,近5年来组织实施26个省级山水工程和226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项目,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冯涛说。

  逐绿前行,扩绿、兴绿、护绿并举

  榆林神木市,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乔灌草结合,樟子松林挺拔傲立,立起一道绿色“防沙屏障”。

  看似平常的林地,藏着“三步造林”的探索——先栽植沙蒿,减少风蚀;再栽植灌木,拦住移沙;最后栽植乔木,逐步成林。“这样固沙保水能力强,苗木成活率可达90%。林地里的风速、水分、微生物等都有系统监测,实现科学治沙。”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说。

  扎根毛乌素沙地21年来,张应龙和团队累计治理沙地42.8万亩,将治理区植被覆盖率从3%提升至65%。如今,榆林860万亩流沙基本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林木保存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万亩扩大到目前的2360万亩。

  扩绿,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陕西深入实施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营造林超88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蜕变。

  兴绿,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陕西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宝鸡太白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群山环抱下,时值盛夏,却凉风拂面。抬眼望去,广袤田地里,连片的娃娃菜、生菜、羽衣甘蓝等鲜翠欲滴。

  采摘、分拣、预冷、装箱……搭乘中通冷链货车,40小时后,这里的高山蔬菜便会出现在1800公里外的广州市民餐桌上。“我们基地里的蔬菜,长在高山密林中,‘吸’负氧离子,‘喝’山间清泉,长出的是‘小时候的味道’。”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科平介绍,基地每年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各类蔬菜约2000吨,产值超800万元。

  一棵小小蔬菜,将秦岭山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相连。依托独特的高山气候和绝佳的生态优势,如今太白县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73%的农民收入来自蔬菜,户均增收约1.2万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放眼陕西,自北向南,端牢生态碗、吃上生态饭,生态产业逐步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如今,陕北小杂粮、富平柿饼、眉县猕猴桃、陕南食用菌等农产品已享誉全国,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区50多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2个,大批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壮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韬说。

  扩绿、兴绿,更要护绿。以智慧化助力绿色化,宝鸡眉县打造智慧林业管理平台,通过配备无人巡查机,并在重点林区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对辖区森林资源的监控预警;以“林长制”推进“林长治”,西安鄠邑区聘任341名农家乐(民宿)负责人为公益性民间林长,有效发挥基层自治作用,实现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化、全覆盖。

  “陕西省12个市(区)、104个县(市、区)、1260个镇、16372个村全面推行林长制,共设立市级林长114名、县级林长1388名、镇级林长8977名、村级林长52785名。‘五级林长’网络覆盖陕西每一寸绿色空间,‘五绿责任’覆盖陕西每一名林长。”陕西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以绿生“金”,产业低碳转型提速

  生态变“绿”,发展向“绿”。陕西加力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的增长点。

  由“黑”转“绿”,能源转型步伐加快。

  一块煤炭,如何“由黑转白”?步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管廊纵横交错、塔罐鳞次栉比,各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加热、分离、催化、聚合……经过多道流程,煤炭变身白色聚丙烯颗粒,从料仓管道不断流出、整装待发,未来经过下游工厂深加工,这些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将广泛应用在童车玩具、安全座椅、骨骼支架等领域。

  煤炭“变形记”折射出榆林这座能源之城的蝶变。“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引导化工产品向精细、终端发展,煤化工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榆林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榆林现代煤化工产业累计完成投资约2000亿元,绿色低碳高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往高端攀,向绿色行。如今,陕西已基本形成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基高端化工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绿电装机规模10年间增长了8.5倍、突破4000万千瓦,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实现新突破,累计封存二氧化碳45万吨。

  追“光”逐“链”,产业升级绿意更浓。

  一束阳光,怎样转化利用?陕西西安,隆基绿能展厅内,“炽热的太阳”与“蔚蓝的地球”交相辉映。

  “我们希望每一寸太阳光都被最大化利用。”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说,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纪录,今年5月达到27.3%,刷新世界纪录。“近10年,隆基绿能累计生产光伏产品超205吉瓦,相当于9个三峡电站的装机量。去年,单晶硅片、组件出货量均居世界前列。”

  新兴产业发展添“绿”,传统产业向“绿”而行。“装配一辆重卡,仅需4.8分钟。”在陕汽新能源重卡基地总装车间,地面,无人搬运车往来穿梭;空中,全自动零部件有序输送,智能化装配线跃然眼前。公司负责人介绍,借助智能化生产,近年来陕汽新能源卡车产销量不断增长,从2021年的200多辆,增长到去年的超4000辆,今年将有望达到8000辆。

  融绿色理念于产业发展,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产业,正在三秦大地茁壮成长。

  汽车制造业势头强劲,今年前5个月,总产值达到176.7亿元,同比增长160.2%;光伏产业全国领先,产品远销海内外;半导体产业、航空产业等产业集群快速崛起,产值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链达到6条,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构建,助力发展向‘新’向‘绿’。”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说。

  守好绿色底色,提升发展成色。陕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低碳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记者张铁、赵永平、韩鑫、高炳、张丹华、王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2日 01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