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6:36:07 来源: sp20241121
图为建设中的深圳前海。 中新社记者 陈 文摄
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大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而“数字湾区”建设,正是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力抓手。日前,广东省印发实施《“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标志着“数字湾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一幅大湾区加速融合发展的广阔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重点推进“六通一融”
在近日举办的“数字湾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详细介绍了《行动方案》的7个重点任务,即“六通一融”: 推动粤港澳数据、人才、物流、资金畅通流动“要素通”;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基座通”;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商事通”;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通”;社会数字化治理高效协同“治理通”;公共服务融合便利“生活通”;粤东粤西粤北加快“数字融湾”。
如何推动“要素通”,让大湾区内的科技、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便捷流动?《行动方案》中写道,广东将依托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合作平台先行先试,探索建设“港澳数据特区”,实施“南数北上、北数南下”计划,加强跨境数据流通服务与分类管理。同时,围绕社保、教育、医疗、创业、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探索数据跨境流通“白名单”制度。“我们还将推动粤港澳三地合作建立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支持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创建国家级交易所,加快大湾区数字化人才高地建设。”杨鹏飞说。
事实上,广东省近年来在推动大湾区“人才通”“社保通”“就业通”等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200多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执业,累计有3500多人通过“一试多证”获取三地技能证书;建成“湾区社保通”服务专窗237个、港澳地区社保服务网点85个,港澳居民在粤参保逾34万人次;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87家,累计孵化港澳项目4802个。
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动力十足,新兴企业快速崛起。此次《行动方案》提出“产业通”,即要对标全球领先地区,加快大湾区数能产业集聚发展,助力产业化数字转型。
如何推动“产业通”?《行动方案》做了任务细化:推动粤港澳三地数字技术联合创新和产业化,构建高标准、一体化的完整数据产业链;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字政府、数据、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区;鼓励粤港澳三地企业和科研力量开展通用人工智能研究和建设;加快大湾区智慧文旅建设,打造智慧教育平台,推进智慧金融。“这将促进大湾区内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而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香港区块链协会荣誉主席于佳宁说。
针对企业比较关注的物流、人流跨境通关效率问题,杨鹏飞透露,相应主管部门将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加快推动粤港澳三地通关数据共享、系统联通融合,进一步缩短货物流通链路、推动人员“一码通关”。
民生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广东将推动粤港澳公共服务衔接融合,着力打通三地政务服务链条和数据流动堵点,促进湾区居民“生活通”。“近期,我们打造了‘湾事通’综合服务小程序,围绕粤港澳三地居民出行、通关、通讯、支付、求职、养老、医疗、教育、旅行等场景,为大湾区居民与外籍人士提供70余项便捷综合服务,以数字化实现‘一码畅行湾区’。”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魏文涛介绍说。
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建立‘数字湾区’建设专责小组,还将建立粤港澳三地‘数字湾区’联合工作机制,定期会商协调。”杨鹏飞透露,广东省计划每年联合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举办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这将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入交流、加速全面数字化发展搭建平台。
“《行动方案》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特区政府欢迎并将全力参与、推动这项《行动方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表示,粤港两地一直紧密合作,并在近日推出首批超过100项“跨境通办”政务服务,让两地居民和企业可便捷地使用大湾区政务服务,包括公司注册、养老、税务等。接下来,香港会继续与广东紧密合作,积极推进特区政府开发的“智方便”等服务平台与广东省相关服务平台对接,让香港居民在大湾区高效办理更多跨境服务,助力“数字湾区”的发展。
香港民建联也欢迎广东省推出的《行动方案》,认为这将有助推动大湾区发展,做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互通,方便港人在大湾区工作、生活、营商及上学。
“相信‘数字湾区’的建设有助于解决粤港两地目前因为使用不同证件的麻烦及不便,能够便利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工作生活,促进人员往来。”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黄国说。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