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与700,从两个时间坐标看意大利总理访华

发布时间:2024-11-17 07:32:44 来源: sp20241117

   中新社 北京7月30日电 题:20与700,从两个时间坐标看意大利总理访华

   中新社 记者 黄钰钦

  7月27日至31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对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这是梅洛尼前年上任以来首次访华,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访问期间,从北京到上海,从出席中意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到见证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梅洛尼的行程紧凑而丰富。其中,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成为外界观察这位意大利首任女总理中国之行的坐标。

  其一是20年。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作为全面战略伙伴,两国高层保持密切互动,各领域互利合作取得务实成果。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持续深刻演变,中意关系将如何保持定力和韧性,成为一道新的必答题。

  在与梅洛尼会见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三个没有改变”,表明中方立场。他强调,中方重视和发展好中意关系的意愿没有改变,中意关系合作共赢的本质没有改变,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没有改变。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分析称,面对欧洲所谓“去风险”等杂音,加之欧洲议会选举与欧盟机构换届,中方在关键时刻强调“三个没有改变”,是在不确定性中主动释放发展中意关系的意愿和积极信号。

  在外界看来,梅洛尼此访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并进一步加强双边务实合作。路透社指出,梅洛尼将中国投资视为促进意大利经济增长的关键动能。

  这一点从来华庞大的企业家团队足以看出。此访期间,意大利轮胎制造商、能源集团、葡萄酒生产商等多家知名企业,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意企业家委员会会议,也为两国进一步加强经贸往来写下注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一凡认为,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梅洛尼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双边合作,助推意大利经济的复苏与增长。随着双方合作不断深化,两国经济优势互补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在访问中,中意两国领导人对未来合作重点领域进行交流,既涉及传统合作优化升级,也涵盖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双方发表的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更明确指出,双方确认优先开展经贸投资、金融、科技创新和教育等领域合作。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中意如何找到双边关系稳定发展的规律和道路至关重要。”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指出,两国在重要时间节点传递出积极合作声音,将为面向下一个20年的中意关系打下重要基础。

  其二是700年。

  在中意两国领导人的会见会谈中,双方都不约而同提及另一个时间节点——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是中意交往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在中国游历之后,这位意大利旅行家不但把丝绸和织锦带回家乡,更激起了西方对东方的无限神往。

  在此访中,一个特殊的细节更让外界直观感受到中意之间的人文交流。抵达北京后,梅洛尼携女儿专程打卡一家具有传统宫廷特色的中餐馆,此举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广泛讨论,被称为“开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之旅”。

  “从饮食到社会,从经济到人文,中意之间的交流有着深厚传统和丰富土壤。”崔洪建分析称,这样的土壤和基础是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之下,中意关系有望持续保持稳定的关键根基。

  正如习近平在会见梅洛尼时所言,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两国历史悠久的友好交往曾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中意两国的共同财富。

  对此,梅洛尼也表示,意中两国作为文明古国,一直彼此欣赏、相互借鉴。意方愿意传承源远流长的丝路精神,同中方发展更为紧密、更高水平的伙伴关系。

  “中意悠久的交往历史在当下具有重要启示,应从历史维度看待和发展中意和中欧关系,不能被眼前一时一事所干扰和影响。”丁纯认为,在逆全球化抬头的背景下,意大利作为文明古国更应发扬马可·波罗沟通中西的精神,促进中意中欧在更多层面交流与合作。

  从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到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也正如梅洛尼所说,保持沟通交流是纪念这两个周年的最佳方式。(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