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发布时间:2025-01-01 17:14:15 来源: sp20250101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必须按照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物质支撑。

  加快智能化升级改造

  智能化意味着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及产业形态深刻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智能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把握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深入拓展产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加强“卡脖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深度融合,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联合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过程的核心软件,打造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和架构开源化。

  支持智能化推广应用。加快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管理等核心环节应用,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和工艺创新,实现泛在感知、数据贯通、集成互联、人机协作和分析优化,建设智能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发挥好专精特新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工艺流程优化、技术装备改造升级。鼓励地方政府、行业组织、龙头企业联合推广先进技术、装备、标准和解决方案,加快智能制造进园区,提升产业集群智能化应用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加强工业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提升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同步提高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能力。

  锚定绿色化转型发展

  在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产业绿色化发展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机械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部署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材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持续优化重点区域产业布局,引导生态脆弱地区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宜的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坚持节约优先原则,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加快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推动工业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发展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推进多能高效利用,加强工业废渣回收利用。

  完善绿色制造支撑体系。立足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完善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体系,推动低碳、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提供产品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一体化、工厂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等系统解决方案。倡导生产和消费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形成绿色供应链。综合运用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信贷投放,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

  构建融合化产业链条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内部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复杂生态系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让产业和要素协同联动、紧密配合,提升科技、金融、人才对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水平,实现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从而更好释放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产业演进规律和融合化发展方向,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农村电商等特色化产业形态。加大力度开发设计、金融、商贸、物流等多元化定制化服务,完善从产品定制、设计生产到物流售后等多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条,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具备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不仅壮大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还催生出一大批新技术新业态,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大作用。要将发展重心锚定实体经济,紧紧围绕数实融合的重点环节和重要领域,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各环节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各类数据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聚集,巩固我国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同时,要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加快制定数据资产、数据交易、数据标注相关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加强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保障数据要素规范有序流通。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肖洪波 余永华)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