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1:20:15 来源: sp20241231
本报讯 (记者 蔡 蕾 通讯员 滕志军)“获得信用宽限期的那一天,我们真是松了口气!”近日,回忆起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时刻,湖北省利川市某工程公司负责人朱某仍难掩激动的心情。
此前,利川市某机械公司与利川市某工程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审理后进入执行程序,但该工程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及时申报财产,也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据此,利川市人民法院向其发出《预处罚通知书》。
“一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合作方撤离,公司将面临崩盘。”朱某至今仍心有余悸。接到通知书后,该工程公司向法院坦承自己的错误,并表明公司正向银行申请贷款,一旦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贷款无法通过审批,希望法院能给予一定宽限期。
“市场回暖期,信心比黄金珍贵。”企业家的呼声引起执行干警的重视。多方调研中,执行干警发现该工程公司整体信用良好,且积极履行部分义务并全力配合法院工作,综合分析被执行人信用情况和企业现状,决定依法给予一定宽限期。最终,该工程公司的贷款申请成功获批,目前正逐步重回正轨。
一方面是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发展困境,双方的利益都要得到保证,不能因为一次执行将企业推入绝境,这是利川法院开展信用修复坚持的理念。近年来,利川法院创新探索“被执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构建“纳失宽限+分级惩戒+专项修复”机制,形成执行工作与信用体系建设相互促进的格局。目前,已有12家被执行企业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利川法院授予1至6个月不等的“信用宽限期”。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