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一个蒙古族少年和北京阿姨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1-01 21:59:04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网 乌兰察布9月9日电 题:一个蒙古族少年和北京阿姨的双向奔赴

   中新网 记者张林虎

  “人不能忘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记住每一个帮助过你的人,这是阿爸、阿妈自小的教诲。”谈及寻找唐阿姨的初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牧骑队员布和说。

  近日,“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启动, 中新网 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集宁区,听蒙古族少年布和讲述了他和北京阿姨双向奔赴的故事。

  1992年,布和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一个普通牧民家庭。7岁时,小布和背着阿妈做的书包步入了满都拉苏木小学。

  这是一所五年制小学,全校共有6个班,40多名学生。当时这里不仅实行混班教学,学生更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住校。

  2001年秋天,学校突然来了一群陌生人,他们围着操场走来走去,一起商量着什么。没过多久,在工程机械的作业声中,新校园建设开始了。

图为布和在讲述他和唐阿姨的故事。 中新网 记者张林虎摄

  次年秋天,4年级的布和搬进了新教学楼。开学首日,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宣布,为感谢来自北京英达物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英达物业)的援建,将学校改名为英达希望小学。

  “英达物业还组织员工对全校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给大家免费提供小学期间的课本、书包、校服等,同时根据学生的爱好给予支持和帮助。”布和说。

  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班主任让每位同学给资助自己的叔叔、阿姨写一封信,告诉叔叔、阿姨们各自的爱好和所需的帮助。由于不知道资助人的性别,布和就对着名字琢磨分析,猜测资助自己的可能是男性。

  “我就提笔向这个好心的‘叔叔’表达着感谢,倾诉着自己的爱好和困惑。”布和说,当时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想起什么就写什么。

  不久,资助者组团来到学校,同学们在操场上列队欢迎。布和看着校长每念到一个同学的名字,就有一个资助者走出队列,拿着礼物来找这位同学,他们一起走向班里或宿舍,最后只有布和孤零零地站在操场上。

图为布和在拉马头琴。 中新网 记者张林虎摄

  仪式结束后,校长和一个手提大包裹的叔叔走到布和身边。“叔叔告诉我,资助我的唐阿姨因为工作原因这次没有来,但承诺有机会一定来看我,还给我带来很多礼物。”布和当时感到很失落,那时候他才知道资助自己的一位阿姨。

  布和的学业在继续,这份北京连着草原的爱心也在继续。一次,布和在拆礼物时收到唐阿姨随着包裹寄来的一封信,信中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还猜测他长什么样子。

  “当时我特别开心,但遗憾的是,直到我小学毕业唐阿姨也没有来过学校。”在布和心里,唐阿姨特别细心,每一次寄来的礼物、衣服,总是那么适用。

  布和告诉记者,那封信成了他和唐阿姨唯一一次文字交流,自己十分珍爱,还专门将信进行了塑封。

  2008年,布和考入乌兰察布市艺术学校,毕业后留校担任马头琴专业教师。

  “一次在北京演出时,我萌生了寻找唐阿姨的想法,但时过境迁,想在茫茫人海中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布和说,他就试着上网搜索,没想到英达物业依然存在。

  之后,经过多次联系沟通,布和终于找到了唐阿姨。

图为布和与唐阿姨合影。 布和供图

  “相拥、泪奔、激动……我心里曾经无数次模拟和唐阿姨见面的场景,但我们见面时都没有出现。”布和笑着说,直到他拿出了那封信,两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一起吃饭时,布和不仅带来了奶食、牛肉干、蒙古族饰品,还给唐阿姨敬献了蓝色的哈达,邀请唐阿姨参加他的音乐会。这个蒙古族小伙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着感恩和祝福。

  灯光璀璨的舞台中央,马头琴琴声悠扬而静远,诉说着浓浓的思念。台下的唐阿姨紧盯舞台,眼光里带着欣慰和笑意。随着琴音缓缓消失,唐阿姨站起身,热烈地鼓起掌来,为布和喝彩。

  自那以后,凡是布和的大事,总能看到唐阿姨的身影,而每次有机会到北京,布和一定去看望唐阿姨。(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