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1:45:35 来源: sp20250110
屏摄是帮忙宣传电影?资深电影宣传人这么说——
别用伤害电影的方式宣传电影
今年春节档,票房创下影史新高。跟观影场次和观影人次同时上升的,还有大众对屏摄——观影期间用手机拍摄电影内容——的讨论热度。有一个颇多人赞同的观点是,大部分屏摄内容都会被呈现在社交媒体上,因此屏摄行为在客观上助力了影片宣传。
屏摄是在给电影宣传帮忙吗?羊城晚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北京惊喜有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伙人刘嘉琦,这位业内资深电影宣传人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屏摄人士对电影宣传的伤害,其实远大于帮助。”
你拍的“最爱”,可能引发他人反感
羊城晚报:春节档结束了好几天,大众关于屏摄的讨论依然热烈。这件事从某明星的屏摄行为发酵,网友们都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我发现有一个观点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同,那就是屏摄是在为电影宣传助力。您觉得电影宣传需要观众屏摄吗?
刘嘉琦:我个人觉得不需要。作为电影宣传方,我们在一部电影上映前通常会部署足够多的物料,包括剧照、海报、预告片等。这些物料一方面是为了展现影片的亮点,另一方面也是满足观众在社交平台的传播需求。
屏摄的内容,一个很显著的问题就是画面效果不好,无法充分展现电影的魅力。开个小玩笑,我们平时自拍都要加个美颜滤镜,怎么就能容忍这么随意粗糙地呈现电影画面呢?如果你在影院坐的不是“C位”,拍出来的画面甚至可能是变形的。
羊城晚报:一些网友的观点是,他们拍摄和传播的是他们认为电影最精彩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有时候并不在电影宣传方提供的物料中。
刘嘉琦: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我认为电影最好看的点,却恰恰是你觉得最不好看的点。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看完我的屏摄内容,很可能就决定不去看这部电影了。这显然是给宣传帮倒忙。
事实上,这种可能性还不小。电影宣传方之所以要花钱请人拍剧照、做海报,其间还要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去修正这些物料,正是为了用最好的效果来呈现电影的精彩,让大多数人看到之后对电影发生兴趣。用手机屏摄,显然很难达到这个效果。
羊城晚报:我喜欢的,你却不喜欢。这有时会体现在,不同粉丝喜欢的画面侧重点不一样。
刘嘉琦:没错,比如你拍到了演员A特别好看的一面,但同时也呈现了演员B不那么好看的一面,这就容易引发后者粉丝的反感。
实际上,大家看到的每一个电影物料,宣传方都花了很多心思。要构图好看,光影好看,所有演员都好看,此外还要有情绪表达……这不是一件随意的事。
即使主创相邀,也别用屏摄来宣传
羊城晚报:现在屏摄的观众基本是拍照的多,录像的少。有些网友认为,我只不过拍了一两张照片而已,能有多大伤害?
刘嘉琦:电影是流动的艺术。一秒24帧的电影,我们咔嚓一声,真的能拍到自己觉得最想要的那一帧画面吗?事实上,很多时候你就只是拍了一张高糊的照片而已。
羊城晚报: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网友觉得我既然花钱看电影了,难道我连拍一下画面的权利都没有吗?
刘嘉琦:《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而且既然大家都花钱看电影了,那么都应该有不受打扰地看完一部电影的权利。这一点,我个人作为观众也挺有感受。有一次看某部电影的时候,我情绪正饱满着,前面人手机一举,屏幕一闪,情绪全被打断了。
另外,如果屏摄成了一种习惯,那么今天我拍照片,明天可能就拍起了视频。这次拍2秒,下次拍10秒,再下次就拍2分钟了。我曾经在影院看到有观众在开场时举起手机,可能原本只想拍一个开头,但没想到字幕很长,于是他就一直举着手机,等到字幕放完、演员亮相,一不留神就好几分钟过去了。
羊城晚报:屏摄还涉及一个剧透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在网上看到他人屏摄的内容,一不小心就被剧透了。
刘嘉琦:这次春节档的《热辣滚烫》就遇到了这种状况。不少人在看提前场的时候,把贾玲减肥后的画面屏摄了放到网上。大家都知道,贾玲之前坚持了很久没有出门,就是为了在电影上映前对她现在的状态保密。结果片子还没上映,高糊的“减肥成功”画面就被人发上了网。且不说影片的宣传节奏被打乱,最终宣传效果也大受影响。大家可以去比较一下,屏摄的贾玲跟后来放出的官方剧照相比,到底哪一个给你的感觉更震撼?
羊城晚报:有屏摄行为的不止普通观众。比如公众人物受相熟的主创邀请去看电影,他们在社交平台发布屏摄内容,这算不算给影片作宣传?
刘嘉琦:一部影片通常有很多个出品方,到后续影片上视频平台的时候,还有平台方的权益需要考量。因此,不能说我是主创请来的,我就有足够的理由屏摄。
请用眼睛来享受电影,而不是手机
羊城晚报:屏摄实际上展现了观众的一种社交需求。作为影片宣传方,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观众在不屏摄的情况下,仍然能满足社交和分享的需要?
刘嘉琦:我们应该多倾听观众的需求。记得电影《闪光少女》上映的时候,有一段画面是大部分观众都觉得特别燃的,后来宣传也“听劝”,在社交媒体上把这段剧情完整地放了出来。
如果大家很喜欢某部电影的某个剧情,可以在看完电影后到豆瓣、猫眼、影片的视频号等渠道,寻找一下相应的剧照和预告片。如果找不到,可以在各平台上跟宣传方反映。作为宣传方,其实我们是很乐意看到观众的反馈,也很愿意跟观众沟通的。我们也希望在版权可控的范围内,把大家想要的物料呈现出来。
羊城晚报:现在的购票平台大多可以定制电子电影票,这也方便大家在看完电影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
刘嘉琦:对。作为宣传方,我们可以多准备一些海报和剧照给平台,让观众在定制和分享电子电影票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
羊城晚报:对影院方,您有什么建议?
刘嘉琦:现在很多电影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地多制作一些物料给影院,比如影片的海报和角色的人形立牌等。影院可以把这些物料摆出来,让观众看完影片后拍照留念,再分享到社交平台。
羊城晚报:最后,对观众,您还有什么想说的?
刘嘉琦: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真的爱一部电影,肯定不会想用伤害它的方式来宣传它,比如在电影放映中途举起手机拍照或录像。
而且,这种行为不但损害其他观影人的权益,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起码在屏摄那一刻,我们肯定是无法百分之百享受电影的。
让我们更多地用眼睛和耳朵,而不是手机来感受电影的美妙吧。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