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09:19:45 来源: sp20241105
沃野绘美景,乡村谱新篇。12月10日,人民网在京举办“2023乡村振兴大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代表,部分从事“三农”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江苏、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代表,乡村振兴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美团、盒马、物美等企业机构代表共计600余人参会。与会代表分享心得体会、交流典型经验、展示优质产品,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莒南花生、云岭野山参、静宁苹果……本届大会首次设置了集中选品会和产品推介会环节,来自全国170余个地区单位的代表携带1100余款当地优质特色产品参展。
为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会宣布启动直播助农计划——由人民网人民优选联合相关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和MCN机构,共同打造农产品产销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与此同时,人民网人民优选推出地方馆和品牌馆,首批入驻的敖汉旗馆、光山馆、邯郸馆、清涧馆、盐山馆、虞城馆、枣庄馆、云岭野山参馆正式上线。大会同步发布“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名单结果。
搭建交流平台 共话乡村振兴新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把工作做深做实。与会嘉宾认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民网举办“2023乡村振兴大会”,对于凝聚各方智慧、汇集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影响。
“推进乡村振兴,要让更多的脱贫地区优质农副产品融入全国大市场,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部长阿地力·吾布力介绍,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截至11月30日,由总社所属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的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自2020年上线以来,累计交易额突破480亿元,入驻供应商超2万家,在售农副产品超40万款,注册采购单位超60万家,助推832个脱贫县的320多万农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下一步,供销合作总社将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指导‘832平台’持续优化平台运营服务水平。”阿地力·吾布力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国家乡村振兴局原督察专员贾希为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对脱贫地区产业进行帮扶,也要继续补上技术、设备、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发展地方具有特色的优势和产业,改善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助力乡村农产品补上营销短板,帮助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实现产得出、卖出好价钱,让农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优质农产品市场具有无限商机,期待各方加强交流,密切产销合作,实现共赢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晓冬表示,黑龙江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致力于打造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农产品,通过设置最严格的准入门槛,实行最严苛的管控机制,来精选绿色有机农产品,给予消费者最安全的购买体验。
2023乡村振兴大会暨人民优选(乡村振兴·地方优品)集中选品会会场。 张新摄
打造推介平台 共育乡村振兴新理念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应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全面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大会“乡村振兴·城市名片”专题发布环节,多个地市党委政府负责人通过推介所在城市的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优质项目,推广当地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及先进工作方法。
创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介绍,苏州是国家级的智慧农业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苏州市打造了41个智慧生产场景,建设培育了30个智慧农业品牌,认定智慧农村102个,并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华东农业科技中心,打通了农技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于宜农宜牧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农牧业资源,西宁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绿色有机高原生态农牧业。”青海省西宁市副市长肖向东介绍,通过打造系列绿色高端产品,提升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西宁将继续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速发力,聚力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书写乡村振兴的“西宁篇章”。
绿水青山绘美景,乡村振兴谱新篇。陕西省汉中市副市长王红艳介绍,近年来,汉中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农特产品,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汉中路径。未来,将着力开拓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农旅融合综合体和文商服务消费聚集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云南省玉溪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宝民认为,区位优势显著、自然条件优越、产业完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硬”基础,而组织机构高效、制度保障体系健全、营商环境一流则是“软”实力。唯有“软硬结合”、双管齐下,才能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玉溪将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市场主体倍增、绿色食品加工、开放农业提升四大行动,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李宝民说。
甘肃省定西市全面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升级,传出了一段“洋芋花开赛牡丹,小土豆变成金蛋蛋”的新佳话。定西市副市长张强介绍,定西不仅盛产中草药,马铃薯也已形成了从良种繁育、淀粉生产到主食化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药都薯乡”走出了一条“草畜并举、链条循环”的生态优先发展道路,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现场嘉宾参加选品会。 杨媚摄
拓宽合作平台 共谋乡村振兴新格局
产业发展是振兴之基。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离不开“政、商、农、联”等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跨界合作”的具体实践和经验分享成为大会上备受关注的重点内容。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德胜认为,推动乡村振兴,要强化党建引领,选拔培养地方能人队伍,带领当地致富;也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准施策,为结对村量身打造完整的长期发展规划。“自2013年与甘肃省康乐县建立帮扶关系以来,中建二局委派4家二级单位与村支部开展党建结对,直接投入引进帮扶资金2031万元,先后实施康乐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综合服务中心、何家沟合作社、三条沟小学附属工程等帮扶项目81个,采购帮销帮扶县农特产品1500万元。”魏德胜说。
“助力乡村振兴,必须要落实在老百姓的幸福感上,让更先进的医疗技术真正地应用延伸至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让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起。”在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当地造血能力,要把项目引进来、把人才留下来,把好的产品生产出来。
李西廷介绍,通过向落后地区捐赠医疗设备、提供医疗培训,迈瑞增强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跨区域共享能力。借助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迈瑞打造出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能够协助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基层边远地区的患者。
建设产销平台 共迎乡村振兴新未来
乡村振兴,持续创新是动力。为鼓励各地各单位乡村振兴创新举措与实践,发掘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与成果,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形成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今年2月起,人民网开展了“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截至11月,共征集350份有效案例,最终推荐产生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88个。大会现场,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入围名单正式公布。
人民网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发布。 张新摄
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中指出,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渠道。
本届大会宣布推出直播助农计划,由人民网联合相关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和MCN机构,共同打造农产品产销平台,通过遴选优质农产品,助力打造品牌、提升品质,加强传播和推广,实现各方供需精准对接。
大会上,人民网宣布将依托8.2亿用户,33个地方分支机构和“人民优选”客户端,重点建设“人民优选馆”,具体包括“地方馆”和“品牌馆”,集中展现各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成果。
人民优选馆上线仪式。 张新摄
作为入选首批“人民优选馆”的代表,吉林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清表示,相信人民优选云岭野山参馆的上线能够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带来更多新机遇。
2023乡村振兴大会·产品推介会现场。 张新摄
在下午的产品推介会上,27位地方政府和企业代表通过视频展示、主题宣讲的形式积极推广家乡的特色与产品。现场,参会的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MCN机构选品部门代表以及在京部委、央企、高校等单位后勤部门代表认真观看,为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与产销合作打下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本次展会展示了81个吉林市特色产品,参与展会的13家企业都是吉林市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优秀企业。”吉林市工商联负责人介绍。
展会还展出了中国社会帮扶网推荐的系列乡村振兴创新产品,相关负责人在选品会现场交流乡村振兴优秀经验,为继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与会嘉宾表示,“2023乡村振兴大会”采取大会交流、集中选品、线上线下推介的创新方式,推广各地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先进工作方法,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助力“政、商、农、联”等多方面资源实现精准对接,这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必将对推动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新闻
2023乡村振兴大会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办
2023乡村振兴大会暨“地方优品”集中选品会在北京举办
“2023乡村振兴大会·专题交流会”在京举行
阿地力·吾布力:发挥“832平台”作用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魏德胜: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 中建二局帮扶康乐县乡村振兴
李西廷:聚焦医疗、产业、教育、环境 助力乡村振兴
苏州市: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创新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汉中市:挖掘优势资源禀赋 以绿色产业发展助力生态城市建设
(责编:王仁宏、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