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08:55:36 来源: sp20250101
“年岁更替”,是时序历法为春节确立的意义;“阖家团圆”,是烟火人间为春节赋予的深情。春节——这个对中国人来说尤为特殊的日子,人们总是期待着与家人一起度过。
千门万户曈曈日,家家团圆各不同。今天,我们与读者朋友共话团圆,将这温情种种,化作对新时光的礼赞。
——编 者
饺子的味道
贾飞黄
说到北方的年夜饭,绕不开的就是饺子。
年夜饭,要的是团圆。如此,从讨彩头的角度,似乎吃汤圆更加名正言顺。可饺子偏不。它拍拍圆滚的肚皮,抖擞翻花的衣袂,喝一声:“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是啊,凭什么是饺子呢?或许唯有那当年新麦擀的面皮,最能彰显五谷丰登的年景;唯有那荤素搭配、鲜亮扎实的馅料,最能吐露六畜兴旺的喜悦。
抑或,也有现实的考量:包饺子是项不小的工程,男女老少各司其职、各尽所长,才能将这顿饺子包得又热闹又有滋味。人多好包饺子,人多就吃饺子。一顿饺子,既是团圆的由头,亦是团圆的结果。当主妇们翻出一年不用的大面盆、大盖帘,细细清洗时,耳边便仿佛已经听到新春的钟声,还有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喧哗声了。
品尝饺子不分时令,但年夜饭的饺子独有说道,讲究自家现包,包出自家味道。百家饺子百家味,年夜饭饺子口味的传承,暗藏在热热闹闹的年里,像是一部厨房中的隐秘家谱。
奶奶家的过年饺子是酸菜馅的。从阳台的大缸里捞酸菜,是过年饺子大戏的序幕。我们小孩子是爱看捞酸菜的,凡是有热闹的事小孩子都爱看。但当黄绿色的酸菜泛着刺鼻酸味,从大缸里蔫头耷脑探出头时,小孩子又都被熏得尖叫逃开。很多年之后我才懂得,那刺鼻的酸才是家腌酸菜的醍醐味,在之后的悠长时光里一再发酵,却又无处可寻。
捞出来的酸菜冲洗几遍,变得容光焕发,旋即被丢到菜板上,挑出肥厚适宜的大叶,剁馅的声音在狭窄的厨房里此起彼伏。酸菜芯,入味浅,酸甜刚好,被分给小孩子们当零嘴。我们举着酸菜芯跑出厨房时,里屋也已支起了方桌,发好的面团摆在正中。巧手的主妇围坐,家长里短地聊着,手里却不闲,揉面团,切面剂,等着饺子馅好了就可开包。
姥姥家的过年饺子则是素三鲜馅的。韭菜、鸡蛋、木耳,唯有韭菜的存在感最为强烈。筷子头大小的韭菜段,从拌馅人的袖套上蹭到小孩子的手上,又从小孩子的手上蹭到家里的各个角落,仿佛是翠绿的洒金,让大人无奈却又忍俊不禁。
厨房里的热闹,在包饺子的环节达到了高潮。一条流水线就此启动,按剂子、擀皮、加馅、包制,一切有条不紊。大盆里拌好的三鲜馅,碧绿的韭菜,金灿灿的鸡蛋,如金玉满堂,点缀着的黑木耳又添贵气。一家人团圆包饺子,饺子也在圆形的盖帘上团团圆圆,一圈又一圈,挤挤挨挨,如一朵肥美的白玉牡丹。我和表兄弟们有模有样地帮厨,包出的饺子却怪状莫名,终于在大人“自己包的自己吃”的呵斥中哄笑四散。
奶奶家的酸菜馅饺子,总在席间上桌。浓郁的酸香中和了肉馅里的油腻,蘸料不需加醋,只用蒜泥酱油,伴随着一声声“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推杯换盏。这一刻,饺子既是下酒的好菜,也是解醉的主食,喧哗谈笑一浪叠一浪。姥姥家的三鲜饺子,多用于团圆饭的收尾。此时小孩子们早已耐不住桌上的高谈阔论,抱着饺子碟坐在电视前,就着春晚把饺子吃了个津津有味。望窗外,华灯千万,鞭炮声声令人心痒难耐……
后来,我客居他乡,每每吃饺子,总是心有戚戚,对酸菜、三鲜两种馅敬而远之。一来,吃不到当年的味道;二来,不复当年热闹之景。提箸一人食,饺子似乎都凉得格外快。若是问我最喜欢哪种饺子,答案显然也不可能是酸菜或者三鲜——那不是喜爱的味道,那是回不去的味道。
回不去,岁月流转,人世更迭。家族枝开叶散,热闹的大团圆再难一见,而是散入万家灯火,化作一个个中团圆、小团圆。家里无人再腌酸菜,三鲜馅的组成和调味也是变了又变。年节的外卖饺子琳琅满目,让人眼花又有些茫然。似乎唯一没变的,是我依然包不好一个饺子,而且如今连擀面杖和盖帘,都不知道要去哪里买了。
所幸,自家的小团圆,新春钟声敲响之时,母亲还会煮一份手包的饺子给我。人少,吃得不多,饺子皮多用外面买的,馅料却是自己调的,口味顺着我们“小家”的喜好做了改良。酸菜馅饺子蘸上陈醋,三鲜馅饺子包了虾仁,电视的音量撑起屋里的热闹,一切似乎熟悉,却又有所不同。
在这样的氛围里,一家人将那枚年终岁末的饺子落肚,却感到了久违的完满。仿佛两个农历年的衔接处,补好了最后一片拼图,时光决堤而去,自此奔流。
饺子的味道,正是团圆的味道。
围炉时光
黄咏梅
我给父母买了一套煮茶炉具,放在阳台那张四方老木桌上。玻璃壶里的六堡茶咕嘟咕嘟细声煮着,浓酽的茶水一泡接着一泡,就像我们的往事,一串接着一串。春节团圆饭后,我们家就多了一个节目:围炉煮茶。除了聊聊各自的生活,更多还是讲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过往。说起某些旧人旧事,便会有人不断地补充,蔓延出另一些人另一桩事。往日的时间在我们的闲聊中如同一堆零散的积木,拼接出了一个百感交集的空间,空气中流动着木炭的气味、煮茶的陈香以及一种我定义为幸福的芳香。
我姐说,前些日子在街上碰到招弟,简直认不出来了。招弟是谁?母亲在心里算了算,对我说,你那时小,大概没什么印象,招弟是梁大富的女儿啊。这个名字一下子点亮了我的记忆。在我读小学之前,我们家住在市郊石鼓冲的一座小山上,上下山会经过几户本地人家。虽然我们家不是本地人,跟那几户相处却很融洽,唯独梁大富,无论大人小孩都不愿走近。他总在屋门口的那个水龙头下洗澡,全身上下仅穿着一条阔大的短裤,光天化日,也不避路人。父亲告诉我们,梁大富是西江上的船员,大概走船的人在船上洗澡都那样,上岸也改不了这个习惯。父亲又说,其实他是个好人。
我们山上的那间小屋,屋背是山林。夏天的时候,不时会有蛇钻进我们家。大概是我三岁的时候,梁大富帮父亲对付过一条在我家饭桌底下吐芯的银环蛇。银环蛇有毒,父亲认得出来,迫使他不敢轻举妄动的是,当时我正坐在饭桌上,如同无知无觉的人质。母亲只能在门外朝山下喊救命。很快,光着膀子、穿着一条阔短裤的梁大富跑了上来,手上拎着一支粗竹筒。他先是朝蛇扔东西,将蛇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父母则在一边喊话,安抚我,将我的注意力牢牢固定在饭桌上。等到那蛇游出桌底,梁大富几步冲到近前,用力把竹筒准确地摁在了它的脖子上,瞬间制服了它。
这么说来,梁大富还救过我一命。因为梁大富,我们连带着又想起了一些旧事旧人。有意思的是,我们记起来的都是一些芥豆之事,谁谁谁对我们好,谁谁谁帮助过我们。仿佛在这种温暖的氛围里,人的记忆也会自动筛选,过去的困苦都不值得一提。
一颗剥开的板栗放到了我的手上。“烤熟了,热着吃才香。”母亲挑出炉子上最先熟的那颗给我。我握着它,看看母亲,又看看父亲,没头没脑地说:“谢谢爸爸妈妈,把你们女儿养那么老。”一时间,母亲不知道怎么接话。我姐忽然拍了我一下,夸张地说:“我才没老呢,别把我算进去。”我笑着攻击她:“都更年期了,还不算老?”我哥接过话,表扬母亲:“啧啧,老妈,你跟老爸真厉害,把儿女一个个养到了更年期。”大家都笑了。父亲举起一只功夫茶杯敬母亲,我们也跟着举茶杯敬父母。
围炉忆旧的温暖以及那些纷至沓来的往事,使我们变得更加亲密。在离开家的前一个夜晚,临睡前,我坐在父母的床尾,将脚伸进被窝,跟他们说说话。东拉西扯,也谈一些未来的计划。这是我跟父母最亲昵的时刻,这种时刻我会觉得自己变得很“小”,“小”到可以躺在他们怀里,“小”到可以胡说八道一些话。“妈,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妈,要是能回到小时候就好了。”这些无厘头的撒娇,我知道,是我在他们面前最大限度的松弛,或者某种虚弱的最大限度坦露。
清晨,天还没亮透,我轻轻收拾好行李,要出门赶最早那趟高铁。这次在我的坚持下,好不容易跟父母商量好,只送出家门电梯口。不知道是因为昨晚聊太久,他们睡得太迟,还是因为安眠药的作用,他们还没醒。我悄悄走近他们床边,他们的鼾声在我听来像一首欢快的曲子,节奏诙谐。我忍住了笑,将手探进被子里,摸了摸床褥,暖暖的。我又想起了他们养的那只大胖猫,转身走向猫笼,伸手进去摸了摸垫在猫身下的棉布,暖暖的。猫的喉咙震动出咕噜咕噜的欢喜的声音。
在站台的前方,我等待的那辆列车呼啸而来,而另一条轨道上,一辆徐徐开出的列车朝它迎面而去,过往交错掀起了一阵强大的气流,新的生活劈面而来。辞旧迎新,相比起来,好像人们更留恋那些辞去的旧,或者说,人们对那些旧的共同记忆愈发清晰起来。旧时光是过去时的,新生活是将来时的,如果不是人的记忆和情感在迎来送往,它们根本不会照面。
家庭“春晚”贺年岁
张朝林
去年春节前,父亲分别给我们打电话,安排团聚事宜。他说,今年守年岁搞一个家庭“春晚”,让我们每家都得出节目,多多益善。
父亲是乡村教师,教了一辈子音乐、唱了一辈子歌,退下来也闲不住,走哪儿唱到哪儿,还把村里喜欢唱歌的老人组织起来,在老年活动室办了个“夕阳文艺班”。老家河边有一处院子,由父亲母亲照看。我们各有工作,平时很少团聚。可奔年守岁,雷打不动,再忙再远,都要赶在除夕这天回老家,陪父母团聚。
院子里,父亲写的金字春联贴上了,红灯笼挂起了,庭院的树上、屋檐上也缠绕了霓虹灯,大客厅铺上了红地毯,背景墙上挂着父亲书写的“家庭春节联欢晚会”,智能电视机周围鲜花簇拥,麦克风架立在台中,大厅周围也摆满盆景和几张圆桌,桌上放着水果点心。儿子忙着给爷爷调试每个节目的背景音乐和视频画面。媳妇陪母亲在厨房里忙活。母亲乐呵呵地把凉菜、炒菜、蒸菜都备全,又揉了一团白面,剁好一盆饺子馅。
夜幕降临,彩灯齐亮,欢快喜庆的音乐在大厅里循环播放,年味在歌声中飘扬。
二弟开车回来了,二侄女看见如此豪华的家庭舞台,高兴得手舞足蹈,又塞给爷爷一个大红包。二弟媳拿出一条厚厚的红围巾,围在母亲脖子上,乐得母亲脸比灯笼红。
汽车的喇叭声响了,三弟一家到家了。三弟下了车,打开车后盖,将出差在外地买的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塞给了母亲,把异乡的年味带回了陕南,惹得母亲不停地说:“多了,多了!”
“家庭‘春晚’,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请欣赏视频《绿山清水美家乡》。视频走起!”精神矍铄的父亲,嗓音不减当年。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连绵的秦岭、高耸的巴山、清澈的汉江以及家乡的桃花源、千层河、甘蔗林、小溪流,都从画面中跳出,天蓝、云白、草绿、水清、浪细、村美,大家屏住呼吸,凝神观看。最后的画面落到了我家院子的后花园上。真佩服有心的老父亲,我们当场表示要把这个视频存在手机里,时时拿出来品味。
接下来的节目,是父亲自己作词、谱曲、演唱的一首《家乡美》:“秦岭巍巍巴山秀,清水汉江门前走,秦巴沃土真秀丽,时代春风吹大地……”父亲边拉着二胡边唱,孙子蹲在旁边举话筒,儿媳妇们都上了台,起舞给父亲助兴。高昂的歌声吸引邻居乡亲们也赶过来看,大厅围满了人,母亲一把一把地将糖果往乡亲们手里塞。
三弟的拿手歌是《天路》。三弟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嗓子亮,吐词清。他唱得投入、悠扬、深情,把大家带到了雪域高原。三弟前阵子恰好在高原地区出差,他把在那边生活的感受融入这歌声中。
轮到三侄女上场了:“我把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献给爷爷和在座的老师。”父亲在一旁拉着手风琴给他孙女伴奏。
节目精彩纷呈,笑声阵阵飘扬客厅。
自由表演环节开始了。围观的乡亲们也争着上台亮相,说几句笑话,来几句祝福,许几个心愿,逗得大家开怀笑。
不知啥时候,母亲又去厨房里忙了。母亲年轻时是队里文艺骨干。父亲说:“最后一个节目,请内当家的上台。”母亲不肯,大家起哄:“来一个,来一个!”她这才上了台。
“我们的家园,天地呈祥瑞,碧水绕青山,田野叠绿翠……”母亲唱的是《幸福安康》,这首歌由安康人作词,在安康传唱极广。母亲唱得深情。一时间,乡亲们又围过来,一起合唱。《绿山清水美家乡》的视频同时播放,父亲吹笛伴奏。乡亲们边唱边舞,边舞边唱,一片欢乐热闹的气氛。
突然,只听见外面烟花爆竹齐鸣。歌声伴随着爆竹声,在家乡的上空荡漾,新村的夜空被耀得通红。
玉龙雪山的祝福
陈洪金
窗外便是碧波荡漾的滇池。清晨的阳光照着水面,看到的都是闪闪烁烁的“金子”,细碎地铺满了水面,有点晃人的眼睛。远途而来的红嘴鸥在水面上成群结队地翻飞着。这些生灵一年一度来到温暖的滇池边,算是回到家了。它们情不自禁地发出叫声,让人联想到一个远行者回到村庄,隔着自家的树篱,向着邻居们亲切地打招呼。
春节将近,我还在昆明参加一个临时通知的会议。滇池与会场,只隔着一条街。扭头看向窗外,除了水面上的红嘴鸥,还有匆匆而过的车流。时间已经临近年关,那些车子似乎也有些着急,应该是在赶赴回家的路。
会议结束,我等着同来的朋友一起坐车回丽江去。匆匆吃了午饭,我们就汇入高架桥上满满当当的车流中,一路向着楚雄、大理、丽江的方向飞奔而去。我们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到丽江,回去跟家人团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越是心急,越是显得路途遥远。车过楚雄,远远地看见楚雄城里高高的福塔,在心里对自己说:走了大约三分之一。车过大理,远远地看见苍山与洱海扑面而来,又在心里对自己说:走了大约三分之二。车子穿过隧道,丽江城在一瞬间映入眼底,终于暗自喜悦,不禁轻叹:终于回到丽江了。临近黄昏时分,阳光照得丽江城一片金黄。丽江古城、狮子山、福慧路,这是回到丽江的人们第一眼看到的最为熟悉的场景。此刻,它们被欣悦的目光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暖色,仿佛也在准备收拾好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
回到家里,整个小区已经笼罩在橘黄色的灯光里了。女儿穿着一双狗熊形状的拖鞋,身上套着一件肥肥的毛衣,手里却在忙着裁纸、折纸,然后铺展开来,蘸了散发出浓浓墨香味的墨汁,用她那娟秀的欧体字,在红纸上慢条斯理地书写春联。我推门进去,她早已不像小时候那样对父亲的回家感到惊喜,只是抬起头来,招呼我一声,然后继续埋头写她的春联。
灯光照着她的身影,顿时感觉时光荏苒。几年前,她还围绕在我身边,跟我一起去街上买了春联,再贴到家里一扇扇门上。转眼间,她的身影穿过初中、高中、大学的课堂,回到家里,自己买回纸张,拿出自己创作的春联内容,一笔一画,在红纸上写下对这个春天的祈愿。不知不觉中,她写出来的对联铺满了客厅,处处都晾晒着墨迹未干的祝福。隔着窗户,抬眼就可以看见远处的玉龙雪山。山上的积雪闪着银光,仿佛是嵌在窗子上的一幅水墨画。雪山与春联彼此映衬着,让人感到舒适与恬静。
一觉醒来,清晨,驱车往北,向着玉龙雪山脚下的田野而去。田野里,麦苗正在冬春之交的薄霜里慢慢恢复生长。麦田里,一种叫作麦蓝菜的野菜,也在渐渐变暖的天气里伴随着麦苗生长。在我的故乡永胜县三川坝,每到春节的时候,乡亲们都喜欢用这种野菜腌制酸菜。作为对家乡习俗的怀念,每年除夕前到玉龙雪山脚下的麦地里采摘麦蓝菜回来制作酸菜,便成了我这个新丽江人的新习俗。
下午,冬日暖阳让人浑身舒畅,扫阳春又开始了。从城外村野里砍一棵竹子剔去竹枝,只留下竹尖上的几簇叶子,做成了一个长长的扫把,伸向高高的屋檐,扫去一年积下的蛛网、灰尘、杂草,以及郁闷和病痛。扫完阳春,借着用过的竹竿,锯下一截竹子,再仔细地把竹筒剖成竹条,削去棱角毛刺,再用砂纸打磨,几双素雅的筷子就这样做成了。每一年的除夕,崭新的筷子散发出竹子淡淡的清香,加入筷篓里,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惯,又在这种久违的清香里传递到了新的一年。
夕阳下沉,暮色再一次降临,街上开始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已经有人忍不住节日的喜悦,开始在暮色里提前燃放焰火,夜空被照亮。玉龙雪山在不远处,静默地注视着丽江城……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0日 07 版)
(责编:牛镛、闫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