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壮乡广西:唱响民族团结歌 共绘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4-11-16 17:52:41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网 南宁9月4日电 题:壮乡广西:唱响民族团结歌 共绘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中新网 记者 黄艳梅 徐雪莹

  “壮家生来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声声伴酒喝,春夏秋冬都快乐,嗨嘹嘹啰……”行走在壮乡广西,你能从山歌里听到广西各族群众和谐相处的幸福心声。

  近日, 中新网 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八桂大地展新颜”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感受八桂大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民族团结之美。

  石榴花开别样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自治区之一,也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880.8万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和44个其他民族。

图为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潮起三月三·邻里一家亲”交流活动现场(资料图)。何立根 摄

  在广西,多民族聚居社区并不鲜见,多民族的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更是成为常态。有关数据显示,广西不同民族组成的家庭占到全区家庭总户数的10%以上,“十口之家、情融五族”在广西比比皆是。

  多年来,广西坚持把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贯彻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等全过程,广泛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优化提升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侗族、仫佬族等15个民族居民,常住人口约2.7万人。通过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蟠龙社区实现服务共享、资源共享和发展共享。

  蟠龙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内建起“民族之家”,设有民族文化展示区、书画室、民族课堂和法规政策宣传区,常态化开展非遗项目体验、民歌比赛、趣味运动会等。“社区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生活居住在一起,有各种文体活动和便民服务,每天都很开心快乐。”社区居民刘坚说。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是广西第三大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来自全县14个乡镇,逾2万人,侗、苗、瑶、壮、汉等各族人民共居此地。

  据三江侗族自治县公安局程村派出所社区民警杨柳介绍,搬迁群众到来后,各民族文化在南站社区交流融合。为解决风俗习惯差异引发的矛盾纠纷,当地通过传统习俗、村规民约等进行调解,并不定期开展寨佬“讲款”、鼓楼普法等活动,让社区群众快步走上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发展道路。

8月28日,游客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体验百家宴。龚普康 摄

  作为国际旅游胜地、多民族聚居区,桂林市用心打造民族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子女入学、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急难愁盼问题,为各族群众在桂林旅游、就业、落户、融入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展示民族团结和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窗口”。

  维吾尔族同胞艾尼娃尔·吐尔逊在桂林市七星区经营着一家新疆美食店。他说:“我很喜欢这里,这里的人很好,对我们也好,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我们也好,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来帮助我们。”

  奏响繁荣发展乐章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广西坚持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变为凝心聚力共建幸福家园的过程,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创造高品质生活。

  “一梳长发黑又亮,梳妆打扮为情郎。二梳长发粗又亮,夫妻恩爱情意长……”在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黄洛瑶寨,伴随着瑶族歌曲《长发谣》,瑶族大嫂们在长鼓声中欢快地跳起舞,让中外游客如痴如醉。

  “原来生活只靠种田,现在我们每天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通过参加舞蹈队演出拿报酬,还做特色绣品,办民宿,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村民潘继凤说,多亏了好政策,黄洛的瑶族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据悉,2023年,黄洛瑶寨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仅歌舞表演收入就达392万元(人民币,下同)。

8月26日,在广西凭祥市友谊关口岸,装载货物的跨境车辆来往不断。友谊关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国家的便捷国际贸易通道。 中新网 记者 黄艳梅 摄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在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当地依托独特的绣球文化,成功申报“中国绣球之乡”,并建成产业示范基地。旧州绣球的年产量达到50余万个,远销海内外,销售收入达1000余万元。小小绣球,绣出了各族群众的新生活,成为当地文化产业致富的“吉祥物”。

  在广西东兴市,世代赶海而生、以渔为业的京族人,生产生活变化已然翻天覆地。京族群众和当地各族群众一起,发展特色滨海旅游业,加入蓬勃发展的边境贸易,建起了现代化海洋牧场……京族成为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率先迈向共同富裕的典范。

  一碗螺蛳粉“嗦”出了大产业。近年来,柳州市围绕螺蛳粉产业链,以村镇为单位建设养螺基地,配套建设酸笋、酸豆角、腐竹、米粉等螺蛳粉原材料加工基地,带动7万名各族群众持续增收。2023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669.9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出口货值达1.01亿元,同比增长38.2%,远销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借助口岸通关便利化优势以及“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广西持续开展“百企入边”行动,推动边境贸易“贸产融合”,构建“平台+边贸市场”新场景,“通道经济”稳步迈向“口岸经济”。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广西进出口总值4013.3亿元,同比增长11.1%。广西外贸总值、广西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如今的广西,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一曲曲幸福和谐、共同富裕的交响乐章回响在八桂大地。(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