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绘新景

发布时间:2024-12-25 09:39:00 来源: sp20241225

新华社昆明9月6日电(记者吉哲鹏 胡超 熊轩昂)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让乡村生活“七彩斑斓”,“622”机制让农民站到产业链“C位”,社企合作让农民种粮也能致富……云南近年来大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将分散的人、地、房、生态等要素有序组织,“聚沙成塔”共同致富。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田间地头,探寻农民合作社如何联农带农、绘出边疆乡村振兴新图景。

“七彩斑斓”黑泥地

开远市羊街乡黑泥地社区的名字听着“土”,村子却很“潮”:一栋栋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民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街道干净整洁,绿树鲜花环绕,墙体彩绘生动鲜活。

黑泥地社区是一个彝族群众聚居的农村社区,现有居民219户。多年前,这里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贫困村,“房屋散乱搭、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是真实写照。

蝶变要从10年前说起。2014年,开远市在羊街乡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鲜花产业,黑泥地社区流转了3400多亩土地。随后,有的村民入园就业,有的村民跟着企业种鲜花,家家户户盖起楼房,日子越来越红火。

借助紧靠产业园的优势,黑泥地社区牵头成立了“土黑黑”乡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把村容村貌打扮得“七彩斑斓”,还举办火把节、乡村游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

“现在合作社有社员106人,带动260多人吃上了‘旅游饭’。”黑泥地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钱保兴说,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多万元。

这只是红河州4499个农民合作社之一。红河州委书记赵瑞君介绍,目前全州农民合作社社员达26.95万人,联动覆盖其他群众27.38万人,推动水果、蔬菜、花卉等11个重点产业发展。

农民站上产业链“C位”

9月是蓝莓管理的关键时节。走进蒙自市草坝镇十七村蓝莓示范家庭农场,一株株蓝莓长势喜人。“2022年我家试种了8亩蓝莓,今年已经扩展到48亩,预计毛收入300万元左右。”农场主李旭斌说。

近年来,国产蓝莓愈加走俏市场。凭借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草坝镇成为种植蓝莓的宝地。

一颗小小的蓝莓,折射出农业现代化的光芒。李旭斌的蓝莓家庭农场,正是当地“622”联农带农益农新机制的一环,这种机制把农户、村集体企业、龙头企业三方利益进行联结。

据草坝镇党委书记万葵介绍,“‘622’是销售收入按照农户60%、村集体企业20%、龙头企业20%的比例进行分配,让农民站在产业链的‘C位’。”

蓝莓家庭农场能快速扩大,还得益于“622”机制上的农业技术服务企业。“目前,我们已和322户家庭农场合作,户均年收入都在60万元以上。”当地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负责人王舒尧说。

如今,在“622”机制带动下,草坝镇共发展蓝莓家庭农场430个、种植蓝莓2500余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亩均收益3万元以上。

种稻谷也能致富

“云恢290”是云南知名优质稻米品种,其香浓软糯的口感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

走进“云恢290”的主产区开远市羊街乡,田野里稻浪滚滚。“今年会有好收成。”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文祥信心满满。

1995年起,李文祥开始带领卧龙谷村村民一起种植“云恢290”,市场逐渐打开,但当时各自单打独斗,遇到过水稻品质不一及运输、销售等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卧龙谷村党总支的牵头下,卧龙米业公司与当地5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组建开远市卧龙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行稻种、用水、种植、施肥、农机、病虫害防治、销售和品牌“八个统一”,李文祥担任理事长。联合社还与种植户签订稻谷收购最低保护价协议,抱团发展。

羊街乡党委书记戴金华介绍,去年这种模式带动羊街乡及周边8000余户农户种植“云恢290”6.57万亩,农户增收3.3亿元。

9月4日,在蒙自市举办的云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现场推进会公布,目前全省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69526个,带动农户440.2万户,2023年经营收入159亿元,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