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6 02:08:01 来源: sp20241226
图为云南德宏陇川县景罕镇罕等村儿童主任万燕花(后排左四)与村里孩子在“儿童之家”门前合影。 陇川县民政局供图
核心阅读
儿童主任是儿童关爱保护服务的关键一环,也是家庭、学校之外离孩子最近的人。目前,我国已有66.7万名儿童主任,基本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
2010年,云南德宏的陇川县、瑞丽市、盈江县三地入选第一批儿童主任模式试点,如今已推行儿童主任制度近14年。近日,记者走进云南德宏,深度观察儿童主任制度为当地带来的变化。
10岁的小溪,是一名留守儿童。他的画本上,画着头戴斗笠、面带微笑的自己和3头小牛。坐在身边的,除了奶奶,还有这个村子的儿童主任板小莲。
“我是村里1000个孩子的儿童主任。”板小莲今年47岁,担任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景罕村儿童主任13年多,跟村里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感情。除了常常举办亲子活动,村里所有0到18岁孩子的信息分类、权益保障、补助申请等事务都归她管,服务的儿童最多时超过千人。像她这样的儿童主任,陇川县共有77人,覆盖全县所有村委会及社区。
儿童主任从哪儿来
本地选拔+高校培训
德宏州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不少儿童及其家庭面临困难时,不了解如何向党和政府、向社会寻求帮助。
2010年5月,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联合启动“中国儿童福利示范项目”,以多地12个县120个村为试点,每个村设置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将有关儿童保护的福利政策联通到有需要的人,这些人就是后来的儿童主任。
陇川县在第一批试点名单中,最初划定了10个儿童主任模式先行示范村。“每个村配备1名儿童主任,服务村中所有0到18岁的少年儿童。”陇川县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股股长张发勇介绍,“我们通过考试从本村村民中选拔了10名儿童主任,均要求高中及以上学历。”
“最开始,我并不了解具体情况,只知道是和儿童相关的工作。”板小莲坦言,当年,她除了务农外,还是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村委会干部看中了她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向县民政局推荐了她。
“结合各地实际,我们主要从当地村民中选拔,几乎都没有相关经验,要从头开始培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谷雯燕说,研究院专门为儿童主任项目提供人才培训等支持。
如何从零开始培养一名儿童主任?在景罕村儿童之家,记者翻看板小莲10多年来的学习笔记,里面除了有关儿童的基本理论,还有政策解读、个案研究等等,字迹工整、条理清晰。“一年一本笔记本,足足记了10多本。”板小莲说。
“为了使村级儿童工作队伍专业化,从怎么入户登记,到相关儿童政策的介绍解析,再到心理辅导、活动带教,我们为儿童主任提供了一整套培训课程。”谷雯燕介绍,“我们每年在当地举办两次线下培训,同时配有线上课程,儿童主任必须通过考试才能上岗工作。”
据介绍,儿童主任考试分初级、中级、高级3个级别,对应不同的科目和工作内容,不光是村级的儿童主任需要考试,县级儿童工作的负责人同样要参加。“每次儿童主任培训我都会参加,也顺利通过了‘高级’儿童主任考试。”张发勇说。
2019年4月,在前期10个村的基础上,陇川县将全县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全县77个村委会及社区的儿童主任全覆盖,同时落实了儿童主任的工作补贴。
经过充分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2019年,民政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村(居)委员会普遍设立儿童主任,并明确了儿童主任具体工作职责。截至目前,全国已配备66.7万名儿童主任,基本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2023年,民政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对各地进一步加强儿童主任队伍建设,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关爱服务内容清单,加强专业能力培训,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作出部署安排。
儿童主任工作怎么开展
摸清底数+长期服务
986人——在瑞丽市俄罗村儿童主任瑞应的笔记本上,清晰记着这个2010年写下的数字。2010年,她刚当上儿童主任,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挨家挨户采集儿童信息。两个月时间,瑞应走遍俄罗村下辖的13个村民小组,掌握了村民家里每名儿童的信息。
受当地发展状况影响,早年间俄罗村困境儿童比例较高。“通过入户采集信息,我把每个儿童的信息整理成册,分析家庭情况,标注出需要帮助的儿童,每月上报至民政局,申请相应的救助和补贴。”瑞应说。
宋丽娟是瑞丽市民政局儿童工作督导员,长期从事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她介绍,为保障儿童主任模式顺利运行,村一级需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儿童,随后通过州县(市)乡镇多级联动机制,由市民政局协调相关的保障落实。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市级层面有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儿童工作的副市长专门召开会议协商解决,确保每一名儿童都得到应有的权益和保障。”宋丽娟说,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儿童主任制度的顺畅运行。
了解信息只是第一步,儿童主任还要进行长期跟踪服务。瑞应有几本特殊的档案文件,上面是所有需要重点关注的儿童家庭资料,多年积累下来,这份名单已有300余人。
小岩是这份特殊名单中的一员。多年前,瑞应在一次入户探访中了解到,小岩父亲患有重病,只有奶奶带他,生活较为困难。一次凌晨3点钟,小岩奶奶给瑞应打电话,说孩子半夜点着蜡烛在床边看书,怎么劝都不肯睡觉。
顾不得夜色浓重,瑞应赶到小岩家。家里没有桌子,男孩用书本堆叠成简易书桌看书复习。“家里条件差,孩子爱学习,总是生怕哪天就没书读了。”小岩奶奶道出了实情。
“阿姨跟你保证,一定帮你申请到补助,你只管好好读书。”瑞应跟小岩说,“这样看书伤眼睛,以后还要有好视力去读更多的书。”
在相关补助申请到位后,瑞应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小岩家回访,了解孩子的最新情况,直到小岩去城里念高中。后来,瑞应从家访中得知,小岩顺利考上了警校。
多年下来,瑞应跟踪服务了300多名像小岩一样的孩子,有的因为家庭原因险些辍学,有的因为自己不想读书很小就踏入社会。瑞应走家入户帮助申请补助,甚至到孩子打工的火锅店上门“劝学”,鼓励他们一定要继续上学。
“回想这些年,我服务过的孩子里几乎没一个辍学,还有40多人考上了大学。”瑞应说。
儿童主任工作带来了什么
亲子活动+温馨反哺
“除了帮助解决农村孩子生活上的困难,还要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丰富多彩。”村里的“儿童之家”每月一次的亲子活动,是瑞应的另一项工作内容。
瑞应还记得,2011年第一次组织亲子活动时,村里有60多对家长和孩子报名参加。活动内容是“两人三足”游戏,对这里大多数家庭来说是难得的体验。
现场很热闹,百余人在“儿童之家”外的空地上,大手牵小手,欢声笑语不断。“家长孩子一起参与,不仅收获了开心,改善了亲子关系,也提升了孩子们的交往能力。”瑞应回忆,“很多家长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一位家长在活动结束后激动地找到我,说自己很少和儿子一起玩游戏,牵儿子手时,全身都在发抖。”
有了一次次成功举办活动的经验,每个月俄罗村的亲子活动日就成了村里特殊的“赶摆日”,也就是傣族群众所说的赶集日。村里的“儿童之家”因此成了孩子们爱去的地方,8点半开门,孩子们7点多就在门口探头探脑。
在景罕村,板小莲把培训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融入活动中。村里的残障儿童小亮,很排斥和同龄人活动。为了鼓励他更好地融入群体,板小莲邀请他和父母参加亲子活动,在舒缓的音乐中,大家放松活动,小亮也渐渐能开心地与人互动。
还有一次活动,板小莲让所有孩子用雪花片塑料积木做拼图。有个叫小俊的智力残疾儿童,思考问题慢了些,空间想象力却极为丰富。“小俊用简单的雪花片拼出了一个立体机器人。这让我们发现,即便是智力残疾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所长。”板小莲说,在县民政局的协调帮助下,如今小俊就读于州上的特殊教育学校。
现在,景罕村的“儿童之家”亲子活动中,常驻主持人板小莲还有许多帮手。那些曾接受过她服务帮助的孩子,有的在外念大学放假回家,有的大学毕业后考回了当地工作,他们抽空都会回到村里,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参与活动。
2022年考上研究生的小敏,从13岁开始就接受板小莲的跟踪服务。她从生活困难的家庭走出去,如今学有所成,其间离不开儿童主任和各级组织的长期帮助。
“每逢放假,我都会回来帮板妈妈的忙,看着这些活泼的孩子们,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希望我也能成为村里孩子的榜样。”小敏说。
瑞应有同样的感慨:“令我开心的是,那些我以前服务过的孩子们每次回村,都会跟我报告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我当成家人。看着每个孩子茁壮成长,就是儿童主任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7日 07 版)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