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在京举行 探讨科研成果突破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5-01-01 07:14:33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网 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吕少威)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五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10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以“开放共享·合作创新”为主题,发布“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报告——科技创新与科技合作》两项重大成果。

  来自德国、瑞士、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代表、国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北京市和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等约300人,深入交流国内外科学中心建设运行、设施开放共享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探讨利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突破的新模式新机制。

  本届研讨会重点介绍和发布了两项重大成果,发布了“关于共同推动科技设施平台开放合作的倡议”,同时还有多场精彩报告呈现。

  发布两项重大成果

  两项重大成果为“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报告——科技创新与科技合作》。中国科学院理化所设计了“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可利用沙漠沙、海沙、矿渣等固体颗粒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制备,该项成果为在建筑领域降低碳排放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由白春礼院士牵头,10位院士、专家组织编写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报告——科技创新与科技合作》一书,聚焦“健康”“绿色”“数字”“创新”领域,探讨重点发展方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助力。

  推动科技设施平台开放合作倡议发布

  研讨会期间,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发布“关于共同推动科技设施平台开放合作的倡议”,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一是建设开放包容科技合作平台,二是共同开展高水平科技项目合作,三是加强全球性问题研究合作,四是打造开放合作创新生态,五是支持国际创新人才交流培育。

  20余个学术报告精彩呈现

  来自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形式,按照公共平台建设类型和学科领域两方面共做了20余个学术报告,充分展示交流了设施平台建设管理运行经验,以及在物质、空间、地球科学领域前沿等方面的成果,进一步发挥了研讨会在促进各国科学中心建设运行、开放共享、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纽带作用。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在研讨会期间介绍了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展情况。杨秀玲表示,该中心目前已布局三大类共37个科技设施平台项目。集聚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9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4所高校、3家新型研发机构和2家央企研发机构落地发展,在怀科研人员数量约2.3万人。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正加速构建。

  杨秀玲说,下一步,北京将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北京力量”。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抓住此次研讨会契机,全力推动怀柔科学中心开放共享。(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