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7:15:36 来源: sp20241115
中国西藏网讯 金秋时节,西藏自治区各地陆续迎来青稞的成熟与收割。世界青稞之乡日喀则田间地头到处是麦穗金黄、麦浪起伏,忙碌一年的农民们开镰收割,确保青稞颗粒归仓,田间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
图为日喀则市白朗县洛江镇洛江村秋收场面 摄影:赵振宇
每年的这个时节,对于庄稼人来说,都是疲惫又开心的,一季硕果,终于丰收。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洛江镇洛江村,欧珠一家正在自家的青稞田里繁忙收割。“以前我们收青稞的时候只能自己弯着腰一刀刀地割,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我们家也买了专业的农具,不仅人省力了,收割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欧珠不仅是熟练的农具驾驶员,更是一位极有智慧的“发明家”。为了提高收割效率,欧珠在收割机的一侧加装了一个手动小耙子,机器每收割2—3米,欧珠就将小耙子提起一次,这样农具割下来的青稞就自然成为了一小堆。作为最接近土地的人,像欧珠一样的农民“发明家”在传统智慧和经验的基础上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更多新时代活力,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图为正在青稞田里驾驶农具的欧珠 摄影:王淑
同样的“丰”景,在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江热村,许多村民们正在村中唯一的“牧民”巴桑的青稞田里帮忙收割,这与大部分以家庭为单位的收割场面完全不同。
江热村是纯农业村,但每家每户也都会有几头羊或者几头牛,平常村民们都以农活为主,牲畜们反而成为了甜蜜的“负担”。为了解决农忙时无法顾及牲畜的情况,江热村的巴桑成为了全村的“牧民”,家家户户的牛羊都由巴桑来统一“管理”,巴桑家的农活也都由江热村全村的村民承担。每到春耕或者秋收时,全村村民都第一个集体帮助巴桑春播和秋收。正是有这种最质朴的相互帮助,江热村才会收获一年的快乐与富足。
图为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江热村正在帮助巴桑干农活的村民 摄影:王淑
“我家有52亩地,留足口粮后光靠地的收入一年是三万元左右,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产量应该不会差。”格桑是江热村村民,站在儿子给自己新买的电动汽车旁,向我们介绍着近年来青稞的销售情况。“过去种青稞,大部分是为了自给自足留足口粮,现在种出来青稞,能够制成青稞酒、青稞饼干、青稞酸奶等产品,产品和销售渠道宽了,农民们的收入自然也就高了。”
图为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江热村正在帮助巴桑干农活的村民 摄影:赵振宇
飘香的秋日一片金黄,一台台收割机正在青稞田里往来穿梭。2023年,西藏青稞产量达84.36万吨,播种面积达222.8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0万亩,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3%,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以上。
丰收的秋日一片繁忙,一户户农家正在田间地头抢抓农时。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日喀则的好“丰”景为西藏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赵振宇)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