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旅资源 带动产业发展(深阅读)

发布时间:2024-11-09 14:31:53 来源: sp20241109

  文化产业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人是关键因素。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2022年7月,河南省启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选定信阳市光山县、焦作市修武县、洛阳市栾川县等作为首批试点。

  各试点地区在前期进行了深度调研,看村落、看文化、看人才,形成县域工作推进方案,然后依据不同乡村的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选聘、考察和培训有情怀有创意的艺术家、企业家、设计师等担任文化产业特派员,激活文旅资源,带动产业发展。

  一年多来,这些特派员为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近3名文化产业特派员,看他们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点亮美丽乡村。

  完善文旅设施

  包装推广农货

  周末,冬日暖阳,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的余粮乡创运营中心人流如织。运营中心室内,货架上的“光山十宝”农产品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购买。

  “这是油挂面,‘光山十宝’之一,用精制食用盐发酵和少许芝麻油盘条,条细如丝,味道独特。”杭州余粮乡创公司负责人高慧慧拿起团队开发的新产品介绍,“传统农产品经过创意化包装设计,能够增加其品牌附加值,带动销售。”

  高慧慧曾带领团队在其他地方做过文旅项目,有着成熟的运营经验和丰富的销售渠道。2022年底,经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推荐,她在东岳村调研后,欣然成为了文化产业特派员。

  东岳村首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有山有水有故事,还有特色农产品,但是之前旅游开发、产品设计的市场思维不够。“我刚来时发现,村里文旅设施、体验活动不够完善,有待优化设计,提升客流量;很多农产品多年前怎么卖,现在还怎么卖,难以打开销路。”高慧慧说。

  立足文化积淀,找到切入点。光山花鼓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慧慧一眼就看中了光山花鼓戏及其传承中心。“传承中心面积很大,之前利用率不高、人流量不多。”

  为此,高慧慧团队以花鼓戏及其文化传承为核心进行整体设计。在传承中心外围进行景观建设,亮化沿线道路,打造“光山小火车”站点;内部更新展陈布景,设计吉祥物,通过上台互动、戏服换装、喝大碗茶等趣味活动,吸引人们参与互动体验。文化传承与沉浸打卡并行,让传承中心发展到周末人流量日均1万以上,营业额日均破万元。

  “让农产品变成好商品,叫得响、卖得出,还有回头客”,这是高慧慧的另一个发力点。她带领团队,面向市场需求,结合东岳村的文化特色,把农产品包装设计成有故事的土特产、年轻人喜爱的伴手礼。

  “开发农产品需要大量引流。”为此,高慧慧团队在东岳村打造了知识博物馆等景点,拓展乡村文旅消费空间,让游客体验光山的文化魅力,带走油挂面等光山记忆。“仅线下,我们一年就引流了10万多人。现在运营中心的线下收入每月可达5万—6万元。”高慧慧说。

  “运营团队和光山县政府、村集体三方签订合同,分享运营成果,保证各方受益。”高慧慧说,“政府提供文旅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负责策划方案、做运营。当地会对每一个项目的建设时间、建设成效进行跟踪考核,所形成的产品设计等成果会分享给村民。”

  建设艺术小镇

  共享开发成果

  “石头墙,石头房,炊烟袅袅农家粮。”近年来,越来越多游客慕名来到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金岭坡村体验。金岭坡村能够声名远扬,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彭志华。

  2016年底,彭志华路过金岭坡村,被村中景致打动:枝繁叶茂的古槐树、背靠青山的老屋、错落有致的石林,凝聚成浓浓的乡愁。刚好,修武县也有利用老宅院开发乡村民宿旅游的计划,双方一拍即合。2017年3月,彭志华和他的团队开始设计改造,起用老工匠,重拾老手艺,利用老材料,将古村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融入规划设计,建起民宿“云上院子”。

  看中了彭志华设计、经营、推广民宿的经验,为了进一步统筹规划民宿所在地的文旅发展,2022年修武县聘任彭志华为文化产业特派员,计划建设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

  “多方论证后,我们确定了艺术小镇的未来规划——不仅有民宿,还会有书店、咖啡馆、乡村市集、共享农庄等。我们要用美学化凝结乡愁、在地化赓续文脉、产业化留住村民。”彭志华说,“设计靠我们团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则依靠政府支持。”

  现在,共享农庄已经建起,和民宿隔路相望,通过一座拱形桥连接起来。农耕研学活动、花田音乐节也在共享农庄相继开展。更丰富的配套设施和活动,不仅可以扩大游客群体,也能延长游客在村中游玩消费的时间。去年一年,金岭坡村已接待旅客超10万人次。

  彭志华介绍,为了提升综合效益、促进村民增收,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他和团队组建金岭坡村农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游客可以承包一片农场,闲暇时来耕种,平时会有当地村民帮助打理,实时发送耕种信息。

  “和周边村民共享开发成果,是建设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的重要目标。”在山顶远眺,彭志华指着远处一片民房介绍,未来那里将被打造成乡村市集和金岭步行街,他们免费做整体设计,鼓励村民销售文创产品、特色小吃等,“这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村民们的口袋就会越来越鼓。”

  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美育水平

  走进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官地村,房屋错落有致。一处院落白墙黛瓦,走近一看,门头写着“唐诗里美术馆”。

  “潭头镇人文底蕴深厚,村庄里建美术馆,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支持,也源于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栾川县文化产业特派员、唐诗里美术馆馆长王红波告诉记者,在村庄建美术馆,是希望村里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走进美术馆,接受美育。

  “乡村美育可以帮助村里孩子更好地成长。”王红波说,“在乡村建一间美术馆,展品却不能仅仅来自乡村,乡村艺术启蒙的第一堂课,要让孩子们开阔眼界。”

  唐诗里美术馆由村里的废弃老屋改造而成,王红波出资金,村里出场地、负责馆外的基础设施修缮。美术馆目前拥有400平方米的专业展厅,收藏展览各类书法、绘画作品200余件。其中书法作品全部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高校书法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美术馆定期组织山水、花鸟等主题作品展,既为栾川县美术艺术交流提供平台,也丰富村民的艺术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美育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人为村里的美术馆而来。未来,围绕唐诗里美术馆,村里还要打造“唐诗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集写生创作、学术交流、书画培训、展览、文创等为一体,带动乡村文化发展。王红波希望通过美术馆,不仅把外面的艺术引入村里,还能把本地的艺术展现给外面的人。“希望唐诗里美术馆能成为一扇窗口,让美的光亮照进每个人的心里,这便是我们建设美术馆的初衷。”

  本期统筹:刘静文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7日 04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