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古诗、热爱中国文化 马里小伙成中国基建“迷弟”

发布时间:2024-11-27 18:26:23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12月12日电(记者 孙静波 苏亦瑜 杨丽)“万古阅行人,行人几人老。”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园内,一名读着中国古诗的外籍留学生格外引人注目。这位身材魁梧,笑起来却有些腼腆的小伙名叫阿旭,来自西非国家马里,目前在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阿旭不仅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点赞,还讲起了他与中国“相识”7年间的故事。

  马里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系内陆国家,国内运输主要靠公路,仅有一条连接库利克罗、巴马科和达喀尔的国际窄轨铁路。2016年,高中毕业的阿旭得知有机会出国留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在他看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桥梁、道路、建筑等领域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他相信来中国可以学到更好的建筑技术,还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带回马里,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阿旭与平塘大桥合影。受访者供图

  来中国的几年间,阿旭积极学习汉语,逐渐适应了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2018年起,喜欢旅游的他在冬天去各地走走看看已经成为习惯,甘肃、云南、贵州、广东……阿旭已到访中国多个省份,平塘大桥、坝陵河大桥的壮观景色令他惊叹不已,远眺梅里雪山日照金山自然奇观后他在社交平台写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感慨。

阿旭与中国同学回老家过年。受访者供图

  “想要真正了解中国,不仅要去了解大城市的发展,也要去地方感受中国人的热情。”今年春节期间,阿旭陪着中国同学一起回甘肃老家过年。第一次亲身感受中国家庭传统节庆方式让阿旭激动不已,他逛了集市、包了饺子、看了春晚,还找到了中国与马里的相似之处,“我觉得和我的国家有一样的点,过节的时候要去亲戚家拜访,带一些东西给他们”。阿旭表示,虽然肤色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但是人类向往的东西却相同,那就是“生活在一个和睦安逸的家庭、和平的社会。”

阿旭在甘肃陇南。受访者供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阿旭在中国不仅交到了很多朋友,还对中国古诗、谚语、成语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起初,为了提高汉语水平,他经常会看电视,偶然间听到的成语表达方式让阿旭十分好奇。经过网上查询,他明白了简单几个字词背后蕴含的丰富深意,阿旭仿佛找到了语言表达的另一个“捷径”,“我也可以这样表达自己,通过短短的话去表达好多词,好多好多想说的话,简约、简单。”一位老师曾赠送给阿旭一本唐诗宋词日历,这个礼物他爱不释手,常常会拿出来反复研读学习。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与马里两国各领域合作提速,一些重点项目充分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阿旭说,这些项目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增加人民就业机会,还可以让马里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马里留学生阿旭。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留学的经历不仅让阿旭收获了知识和技能,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阿旭表示,希望他们可以在中国多走走,感受真正的中国,做好中国与自己国家之间交流交往的“桥梁”。

  未来,中国还有更多美食、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待他们去发现、探索。(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