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6:41:57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社 深圳11月10日电 题:科技、协同、融合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暖意正浓
作者 张杨彬
站在深港协同创新中心44层俯瞰,深圳河蜿蜒而过,一侧是深圳,一侧是香港。这里有福田口岸、福田保税区,如今当地以另一个名字愈加为人们熟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一河两岸”“一区两园”,凭借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仅有3.89平方公里面积的河套合作区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河套规划”),“科技”“协同”“融合”等成为河套合作区的高频词。
“国家对河套合作区进一步的规划布局,给予合作区科技企业重大政策利好。”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马健9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说,“河套规划”让这片“科创森林”更加繁茂,河套合作区也必将孕育更多生机。
“高密度的科技公司在这里生根壮大,将带来更多融合创新的可能。跨领域逐渐成为未来创新的主题之一,比如现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可以在垂直领域找到适宜的落地机会。”马健说。
从只有几人的团队,到如今全球AI药物研发头部企业,回首创业路,马健最感慨的是深圳对创新人才的诚意。“这里的营商环境是公认的好,一切都勃勃生机,而且企业之间非常团结。”他认为,人才对科技企业至关重要,河套合作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可以吸引更多港澳乃至海外的科技人才来此就业,将极大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作为首批在粤港澳大湾区执业的港籍律师,吴乐茗感受到,下半年来自河套合作区的业务明显增长,“这说明深港两地的商业互动更频繁热络”。吴乐茗认为,软硬联通是相互促进的,不断推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关键。“‘河套规划’让合作区企业、港澳籍人才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我们也在上个月香港发布的2023年施政报告中看到香港主动融入大湾区、推进港深合作的积极姿态。”
11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集中采访团走进河套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走进河套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各式繁体字指示牌让人目不暇接。“港人港企的服务专区是我们的特色,会有专人协助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福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河套分厅负责人王柄钧介绍说,目前针对港人港企有180项政务服务,频率较高的办理事项为跨境社保业务及跨境车辆行驶牌证的办理,“我们持续推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让申请人‘最多跑一次’。”
深圳市福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苏玉霞表示,港深以河套合作区为支点进行深度接轨,让两地在科技创新、产业链布局、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打造协同创新高地,实现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有效支撑。(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