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09:55:03 来源: sp20250107
俯瞰海南海口湾一带,碧海蓝天、满目葱绿。 张俊其摄(人民图片)
在福建东山岛上远眺大海,景色宜人。 本报记者 刘发为摄
游客在广西北海银滩游玩。 李君光摄(人民图片)
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诸多海湾犹如蜿蜒海岸上的璀璨明珠,串点成线。保护好海湾不仅能够为人们织就更美的风景线,也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潜能。
近年来,中国沿海城市在海湾保护上越来越精细,机制保障日益成熟,系统治理不断深入,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各美其美,示范引领
海湾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抓住了海湾,就抓住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的关键区,就抓住了协同推进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牛鼻子”。
美丽海湾是美丽中国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为了总结凝练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美丽海湾创新建设模式,2022年至今,生态环境部已开展两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共遴选出20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这些案例既展现了不同地区海湾的独特之美,又蕴涵着共通的治理之道。
沙滩洁白绵延,海面碧波荡漾,岸边游人如织……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海南三亚湾是热门旅游目的地,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畅享美丽滨海风光。
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海南三亚湾榜上有名。近年来,经过持续综合整治,湾长沙细、椰树成林、珊瑚斑斓的自然景观将三亚湾装点得格外美丽,美好生态成为当地发展文旅经济的加分项。
洞头诸湾位于浙江温州,同样入选了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洞头诸湾·共富海上花园”是全国首例海洋生态修复类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将生态环境治理和依托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的生态化产业打包成一个项目,通过康养服务、旅游消费等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既守住了生态美,又实现了产业兴。
近年来,沿海各地在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摸索出各自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共同推动了海湾的生态环境改善。
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看来,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让沿海各地“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正向激励作用,对沿海地区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实践起到积极示范引领作用。
对每一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的调研评价,专家组都会带着公众调查问卷在现场随机发放。“不要光看监测指标,老百姓怎么评价这个海湾,其实更加重要,环境质量的水平要跟老百姓的感受契合。”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说。
一湾一策,因地制宜
2022年初,《“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生态环境部与多个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明确了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线,开展“一湾一策”精细化治理。
在福建省东山县,记者眼前的金銮湾水天一色,游客在沙滩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然而,这里曾经养殖网箱密布,不仅影响了沿海的景观,养殖污水等还对海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当地人都不爱到海边来,更别提外地游客了。
沈东勇是土生土长的东山人,自1998年开始就在金銮湾从事鲍鱼养殖。为了恢复海湾生态,2019年,东山县清退海上养殖,沈东勇告别了多年的养殖业,开起了民宿。
站在马銮湾的沙滩上,他笑着对记者说:“之前我们都不理解,养殖搞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清退。现在我们越来越体会到,生态环境好了,游客都喜欢到东山来玩,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东山县接待游客逾85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9亿元。在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加持下,旅游业日渐成为东山县的富民产业。
东山县金銮湾是中国美丽海湾建设的一个缩影。各地围绕美丽海湾建设的目标,制定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规划,因地制宜实施了不同的举措。
在青岛灵山湾,当地建成“七位一体”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海基有缆监测系统+入海河流自动监测+无人船+无人机+卫星遥感+地理信息技术+海洋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平台”覆盖了灵山湾及其入海河口和海岸带区域,基本实现“守点、巡线、控面”监测监控一体化,初步具备海湾生态环境动态监视监测、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等功能。
在深圳大鹏湾,当地构建起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三方共建共享平台,组建专家智库团和志愿者队伍,建立“专家+媒体+群团+志愿者”走访机制,打造了一批海洋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项目,举办“深圳国际海洋清洁日”“海底清洁·废网共创”“蓝色集结号·守护大鹏百里海岸线”“生态使者”环保流动课堂等公益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丽海湾建设。
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宣布,2024年中国将启动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组织沿海省份重点推进100余个美丽海湾建设,“一湾一策”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
陆海统筹,共护碧蓝
“我们把全国近岸海域划分成了283个治理单元,以海湾这种代表性的地理单元作为它的核心要素。”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83个海湾实际上覆盖了整个大陆和岛屿的海岸线,把海湾作为海洋治理的单元,可以把相关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在综合治理方面形成合力。
中国历来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强海岸带保护与修复”,“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建设美丽海湾,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陆海统筹、综合施治,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海洋环境和生物生态协同治理转变,从单要素质量改善向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转变,从主要关注指标变化向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转变。”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福建省厦门市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大屏幕上不仅能实时显示相关海域的水文、洋流情况,还能显示海漂垃圾的历史运动轨迹,更能预测海漂垃圾的走向。“我们通过这套系统对海漂垃圾进行定位和预测,调度船只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清洁效率。”厦门市政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张梁华说。
记者在垃圾清扫船上看到,工作人员将在海面上打捞起来的垃圾就地进行简单分类,待靠岸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处理。
张梁华已经在海上环卫站工作了8年,据他回忆,以前在海边常看到海上有零零散散的垃圾,而现在,海面上的垃圾越来越少,环卫站最大的垃圾清扫船出动的次数越来越少。
治理海漂垃圾,单靠海上打捞是不够的。
“我们根据海湾区域特点,建立专业海漂垃圾保洁队伍。”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秋茹介绍说,厦门还设立了海域海岸线保洁队伍,配置沙滩保洁员约580人,根据潮汐情况,每日两次收集处理沿岸垃圾,保持沙滩洁净。
海上打捞、滩上捡拾,厦门海漂垃圾治理成效显著,海漂垃圾的分布密度从2020年的240.38平方米/公里下降到2023年的96.63平方米/公里。
陆海统筹保护和治理海湾,许多地区都在探索和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持续开展冯家江、南康江环境综合整治,消除沿线污染源,增加冯家江生态流量,完成海湾568个雨污直排口、2000多亩虾塘和养殖场的治理,实施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北海银滩华丽变身、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山东省烟台市健全陆海联动长效管护体系,建立健全湾长制、河长制、海上环卫机制、海警协作机制、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机制,为蓝天、碧海、金沙、绿树、花鸟的良好景观保驾护航。
……
在陆海统筹、综合治理的作用下,海湾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据2023年监测结果显示,有167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超过85%,102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较2022年实现提升。预计到2027年,中国283个海湾中,将有40%左右基本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责编:薄晨棣、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