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 我国就业实现良好开局

发布时间:2024-11-05 09:44:17 来源: sp20241105

  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

  我国就业实现良好开局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人社部门持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出台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通知、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意见,组织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开展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服务,推动就业政策落实落地,人力资源供需匹配不断提升。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

  今年以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如何?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培育高技能人才有哪些新举措?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重点群体就业有所改善,市场招聘需求热度上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介绍,今年以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就业实现良好开局,保持总体稳定。具体来看,一是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1—3月,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同比增加6万人。二是市场招聘需求热度上升,春风行动期间,全国累计发布岗位4300多万个,同比增加10%。三是重点群体就业有所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有所增加,3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049万人,高于3000万人的目标任务;1—3月,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13万人,为近年同期较高水平。

  陈勇嘉分析,就业开局良好,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服务消费持续升温,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等新动能不断培育;得益于政策靠前发力,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稳增长、惠民生政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也得益于服务用情用心,春风行动全面铺开,累计开展招聘活动6.4万场,发出专车、专列、包机4.9万辆(架)次,点对点输送劳动者160万人次。

  陈勇嘉表示,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全力以赴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努力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

  支持稳岗扩岗。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支持,大力推进“直补快办”,充分释放稳岗效能。

  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筹备举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强化精准服务。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等“10+N”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落实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政策举措,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充分发挥6900多家零工市场供需对接作用,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

  支持重点群体。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落实就业困难青年专项帮扶行动,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强化脱贫人口、农民工等就业支持,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2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哪些重点措施?如何推动落实?

  陈勇嘉表示,基层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意见旨在解决基层就业服务能力不足、服务不精准、支撑力量不够的问题,提出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加快形成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推动服务网点覆盖基层,在人流密集区、产业集聚区等区域布局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形成覆盖城乡、便捷可及的就业服务圈;二是推动服务信息辐射基层,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联网发布招聘岗位信息,促进供需有效对接,支持街道(乡镇)、社区(村)精准实施就业服务和重点帮扶;三是推动服务力量下沉基层,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下沉基层服务网点开展就业服务,开展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四是推动服务模式适应基层,探索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理服务、远程服务等便民措施;五是推动服务供给支撑基层,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基层就业服务供给模式。

  在改善劳动者就业环境、更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司长李新旺介绍,人社部门将加强用工指导,制定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出台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专项权益保障政策,合理界定企业劳动保护责任。将指导平台企业及其用工合作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合理确定劳动报酬,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依法依规制定和修订订单分配、报酬支付等平台劳动规则,建立内部劳动纠纷化解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多渠道维权服务。

  此外,人社部门将畅通维权渠道。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对劳动报酬、休息时间、职业伤害等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开展一站式联合调解服务。完善在线调解平台,优化调解流程和时限,帮助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人社部门还会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2022年7月,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上海、江苏等7个省份启动试点,涵盖7家规模较大的平台企业。我们将总结经验、完善政策,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同时积极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渠道,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提升参保的便捷度。”李新旺说。

  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

  今年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提出从2024年到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动员和依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落实责任,推动领军人才培育工作:推动各地制定专项培养计划,抓紧建立领军人才培育信息库,将技能高超、表现突出的青年技能人才和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优异选手一并纳入领军人才培养培育;加大培养培育力度。

  支持企业联合教育科研机构,通过合作培养、项目协作等方式,帮助领军人才及培育重点对象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加强平台建设。优先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等的领军人才领衔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经费支持;做好保障服务。

  指导各地人社部门加强技能人才服务窗口、技能大师之家等建设,创造条件为领军人才参与重大工程、攻关生产难题等提供帮助;营造良好氛围。深入挖掘领军人才工作事迹、成长经历,讲好技能故事,打造技能明星。

  今年6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将在重庆举办。“本次大赛设18个比赛项目,既涉及美容、信息网络布线等通用性强、从业人员较多的职业,也有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职业。”王晓君说。

  王晓君介绍,大赛广泛邀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世界技能组织有关成员国家(地区)参赛,总量超上届规模。大赛将首次在国际技能竞赛中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裁判和数字赛务管理系统,以数字化赋能大赛全过程、各环节。

  “大赛将积极推进中国技能‘走出去’,全面展现技能中国建设成效,带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王晓君说。(人民日报 记者 邱超奕)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