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21:33:29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网 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吴涛)从去年9月首次提出,到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受到各界关注。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包括哪些新赛道?发展关键又在哪? 中新网 采访了包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在内的多位业内专家。
找准新赛道
——从“点”的突破到能级爆发
所谓新质生产力究竟“新”在何处?囊括了哪些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近日接受采访时以他所在的高端装备领域为例称,在一些领域要看准未来关键技术,找到突破点,以便若干年以后来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他强调要加强原子级制造技术的研究,赋能集成电路、精细光学、高端传感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助力信息通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材料创制、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可看到一些新质生产力的赛道。报告中提到,“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在专家看来,这些赛道不同于此前,蕴含无数可能,一个“点”的突破可能就演化成一条产业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表示,一个原创性的新材料可能会创造或更新一条产业链,实现能级爆发。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近日对 中新网 表示,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意味着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先进计算技术与数智化机器设备、数智化劳动者等新要素紧密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形态,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的扎实助力。
抓住发力点
——解决人才、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找准发展关键点、打通难点是首先要考虑的。在专家看来,解决人才储备、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是着力点。
杨华勇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各方合力,人才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是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就在于人才支撑。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对 中新网 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具,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ChatGPT、Sora横空出世,引发全球关注,人类站在了AI的“十字路口”上。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看来,面对人工智能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需要在这一轮浪潮中突破算力瓶颈、寻找创新机会。
结合中国现状,曹鹏也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需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加速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以产业价值驱动技术创新。
打造产业链
——打通原创技术市场转化渠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两会期间,多位科技领域专家也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产业转化。
俞书宏就强调,科研人员要面向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展开研究,打通原创技术的市场转化渠道。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事实上,中国已经开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上加速奔跑。
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信部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培育了12.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
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座”正在筑牢。(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