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5:10:09 来源: sp20241102
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热气球、交响乐团……这个冬天,哈尔滨为了招待五湖四海的客人们,不遗余力地展示诚意和创意,把游客宠上了天。恰如《黑龙江省致海内外游客朋友们的新年感谢信》所说:“我们掏心掏肺掏家底,改进细节,提升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哈尔滨冰雪旅游爆火,热情好客的本地市民“让景”于客、纷纷承诺:“不下馆子不洗澡,不开破车满街跑,要有游客来问好,还给免费当向导。”哈尔滨的热情不仅感染了游客,而且直观体现在相关数据上: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2日,铁路发送旅客133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6.6万人次;哈尔滨机场共保障航班1413架次,运送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6%、93%,创同期历史新高。
元旦期间,“冰城”哈尔滨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际上,这也正是当下最醒目的文旅新气象——相比起优美的自然风光,地区的人文环境更加引人入胜,而这首先就体现在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以及一处处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红极一时的淄博烧烤,到火爆全网的“村超”“村BA”;从西安大唐不夜城,到洛阳汉服小姐姐……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到了太多优秀的文旅创意,也见证了太多网红城市趁势崛起的佳话。这些成功案例传递出一个信息:对于城市来说,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是一大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科学谋划,不仅能将优势转换为胜势,而且能创造新优势、谱写新传奇。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用走心的公共服务,将流量经济转化为存量经济。
近年来,文旅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质化、特色化的旅游体验,文旅市场也因此进入创意制胜的时代。在此过程中,文化属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哈尔滨的豪放、榕江的质朴,西安的豁达、洛阳的雅致……这些性格标签,本身就代表着各自的文化属性,这不仅体现在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体现在待人接物的具体细节——对于初来乍到者而言,融入原汁原味的城市生活,本身就是最佳的旅游体验。
多年前,大小旅馆内都喜欢悬挂一个“宾至如归”的招牌。四个字,简洁明了却感人至深。如归,意味着“回家”般的感觉,出门在外,还有什么比处处都有“家”的感觉,更让人心满意足的? 当沉浸式旅游成为消费新趋势,必然对城市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让游客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体贴,他们才会真正产生“家”的感觉,进而与“家里人”同频共振,齐心协力将“家”打扮得更加靓丽出众,敞开“家”的怀抱,邀请更多人参观。
面对外地游客,很多地方都喜欢说“来的都是客”。文旅新格局中,希望越来越多的地方能意识到“来了就是家里人”。这不仅是一种观念转变,同时也意味着综合运营思路的调整——真实最能打动人心,一个城市最深沉的魅力,往往就体现在那些琐碎而鲜活的场景中。
(责编:赵春晓、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