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7:05:58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网 阿拉善7月2日电 题:大漠深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以小事铸“满意”
中新网 记者陈峰
一大早,志愿者们来到牧民巴图布音的家中,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抓羊的抓羊,捆羊的捆羊,剪毛的剪毛,积极投入到劳动中,干劲十足。
在大家的配合下,20多只长毛羊脱掉了“毛马甲”,变成了“美羊羊”,精神抖擞。
巴图布音高兴地说:“我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多亏你们的到来,帮我解了燃眉之急,为我解决了一件大事。”
图为赛汉陶来苏木党员来到牧民家帮助牧民剪羊毛。赛汉陶来苏木党委供图这一幕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该苏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141.8公里,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80人。在这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需要手术的老人无人照顾,苏木就派人照顾直至痊愈;脱贫户突发重病,苏木党委就多方奔走组织捐款;一位孤儿考上了大学,苏木为他申请了助学金,还联系爱心人士对他进行资助……
赛汉陶来苏木党委书记额日登其木格说:“我们始终认为群众的事无小事,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心用情用力恪尽职守,为群众谋求福祉。”也正因如此,2022年,赛汉陶来苏木党委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今夏,望着绿油油的草场,成群结队的牛羊,70岁的永青加布回忆起37年前刚来赛汉陶来苏木的情景。
“我记得那一年,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一刮风我种的防沙红柳墙就被吹跑了,我只好跑到几十公里外去背红柳回来重新搭墙。”永青加布娓娓向记者讲述如何将戈壁变成优质家庭牧场。
扎围栏、铲毒草……冬去春来,永青加布一天天改善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如今,她家拥有15眼机井、5万亩围栏草场、750多只羊,流动的沙丘和盐碱滩逐渐恢复了植被。永青加布还积极向牧民传授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经验,被牧民亲切誉为“戈壁红柳”。
图为永青加布介绍自家牧场。(资料图)赛汉陶来苏木党委供图曾经的赛汉陶来苏木是当地沙尘暴源地之一,而就是在永青加布这样的奋斗者的努力下,这里逐渐绿了起来,民众富了起来。
近年来,赛汉陶来苏木党委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草原建设35万亩、林业建设50万亩,建成家庭生态农牧场42户,农牧民人均增收1.5万元。
在中蒙边境线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这里巡逻的民警没有人不认识他,他就是63岁的牧民党员达布希拉图。40多年如一日,达布希拉图在边境线协助边警守边巡线。虽然戍边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他却一直都在,用行动守护着边境的安全。
据介绍,赛汉陶来苏木党委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推行蒙古包哨所、护边员、红色堡垒户等举措,守边护边的责任已经融入到每一个农牧民的血液中。
2021年起,国家将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确定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主着陆场后,其所在的赛汉陶来苏木开启了服务国防航天建设的新起点。
图为牧民卫其勒格其巡视自家草场。(资料图)祝梦琪摄“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几年间,神舟飞船返回舱已经4次降落在我家的草场上了。”家住赛汉陶来苏木的牧民卫其勒格其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
望着茫茫无边的草场,他向记者表达了一个淳朴的愿望:“我要把这片草场保护好,希望它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航天英雄凯旋,让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