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3:51:20 来源: sp20241123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这件文书很少见啊,怎么释读它,我还要回去查一查。”“太精彩了,感谢考古学者找到了它们。”……10月19日,德国语言与宗教史学者彼得·茨默在吐鲁番市参加“景教研究新进展”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时,仔细端详着吐鲁番博物馆里的汉文、回鹘文、叙利亚文文书。虽然很多纸页残损不全,但上面精致、清晰的文字,让他眼中透出惊喜。
茨默今年82岁,很早就开始关注吐鲁番文书,他28岁获得博士学位时的论文就是以吐鲁番文书中回鹘文写摩尼教文献为主题的。过去数十年里,茨默释读了大量回鹘文等古文字文书,其中大部分是已经不在现代社会使用的“死文字”,他将研究成果出书,供全世界研究领域共享。
“那些官方文件、宗教文献、私人信件、账本、契约、食谱、医书、药方、票据的残片一直都印在我的脑海里,一有机会我就拿出来思考、辨析。”茨默认为,自己很多学问是扎在吐鲁番出土文书里做出来的。
“历史上的吐鲁番在很长时期都是一个国际化都市。这个神奇的地方得天独厚,为世界文明的历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它们真实记载着这片土地曾经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茨默曾担任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学研究所所长,对吐鲁番的文化遗存在史学、语言学、宗教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有准确的认知,对这片土地也有深厚的情感。
虽然已入耄耋之年,接到参会邀请时,茨默还是无比兴奋,欣然赴约。“第一,我很关注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重要发现。第二,吐鲁番始终是我的心之所往。”他说。
“茨默老师这次是一个人从德国赶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丁说,在德国工作时,他与茨默共事多年,科学院里其他同事打趣称他们吐鲁番学研究所的人为“吐鲁番人”。
因为工作原因,茨默多次来到吐鲁番考察及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其间,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众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其中丰富珍贵的出土文物,让他叹为观止。
“我不是考古学家,但我做古代语言文字和宗教史研究却要依靠考古学家的发现。除了文书上的文字外,宗教雕像、壁画、生活器物、手工艺品等,都是我研究的线索。”茨默说,释读一件文书往往要大量参照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多种事物,才能够明白它真正的含义,“今天所有的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我原有的判断,有时候却是在更新我的认知。”
在会场,茨默见到了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景教(即早期进入中国的基督教)研究领域的学者,他感到非常欣慰:“这里有我的同龄人,还有很多年轻学者。我看到了一种传承的景象,把我们的经验分享给新一代,而他们也把最新的、更现代的研究认知告诉我们。这个精彩的交流平台,会极大丰富大家对历史真实的认识。”
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探访,是茨默这次参会很期待的一个环节。考古工作者近两年在这座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景教遗址,发掘出了数百件汉文、叙利亚文、回鹘文、粟特文等文字文献,以及景教壁画及寺院生活遗存,其中最受国内国际关注的就是叙利亚文的景教文献。
“发掘这座遗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疆在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上的积极投入和努力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茨默认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及成果,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经验。今后,各国学者应该继续拓宽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渠道,共同推进对世界文明历程的探索。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