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带动更多疫苗产品走出国门 提升中国疫苗国际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5-01-04 16:36:36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社 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 李纯)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云涛11日在北京表示,国际化程度较低是制约中国疫苗发展的因素之一,应带动除新冠疫苗以外的更多疫苗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挥其全球公共产品属性。

  为期两天的2023年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公共卫生与健康论坛当日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以“健康、技术、交叉、创新”为主题,聚焦前沿技术在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应用,旨在通过多学科深度交流,汇集专家智慧、凝聚智力共识,为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当前人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快速进步、社会加速变革、交叉学科创新的时代,只有通过创新思维、技术交叉和跨界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拥抱机遇,推动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向前发展。

  张云涛也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在当前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跨领域、跨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通过创新方式突破发展瓶颈。

  据张云涛介绍,截至目前,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冠疫苗已在121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累计向全球提供了35亿剂。但他也指出,新冠疫情前,中国的疫苗出口量较小,与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如何提高中国疫苗的国际化水平?张云涛谈及疫苗的创新发展,应加强病原学、免疫学、临床科学之间的联系,聚焦传染病致病机理,阐明分子机制、调控原理,为疫苗研制的靶点发现提供新思路。中国正在从疫苗仿制强国向疫苗创新强国迈进,个别品种的研发甚至领跑全球。

  “过去我们面临‘我们审批的东西人家不认’这么一个尴尬的境地。”张云涛也指出,中国国内上市疫苗的国际认可度仍有待提升,应带动除新冠疫苗以外的更多疫苗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挥其全球公共产品属性,与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MA(欧洲药品管理局)等标准接轨,促进本土行业质量提升和产品高端化转型。(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