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 同济大学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

发布时间:2024-11-23 12:52:39 来源: sp20241123

3月14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公布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遵义会议纪念馆与同济大学共建的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列其中。这是同济大学联动红色场馆资源,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项积极行动。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同济大学集全校之力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切实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筑起思政教育的“四梁八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奏响育人大合唱。

筑牢主阵地,内外大协同

“建设交通强国,是走‘中国道路’的重要支撑,希望同学们勇担使命、奋发有为,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人工智能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希望同学们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人工智能赋能学科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同济大学立足学校学科特色,开设“中国系列”特色思政课——“中国道路”,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郑庆华作为课程主讲人,每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讲。这是学校开展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又一探索。

聚焦思政课程群建设,同济大学创新开设思政课选修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推进课程多形态建设,开发线下线上互动、课内课外结合、理论实践交融的课程形态和精品课程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设立学科、课程责任教授岗,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同时,学校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到火热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一线。2023年,同济大学与20余家单位签约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大思政课”增添优质资源。

唱响主旋律,深耕责任田 

汪品先院士再度开讲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寄望青年学子将现代科学与华夏文化相融合,勇于投身科学创新实践;

郑时龄院士负责的本科生课程“建筑评论”,将思政与党史、城市史、建筑史有机融汇进课堂;

顾祥林教授负责的研究生课程“工程伦理”,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工程伦理和道德,意识到工程师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

五年来,同济大学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中的育人元素。各专业教师自觉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向学子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厚植爱国之情和强国报国之志。

此外,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升级,由专业课程向专业课程链、示范专业、学院及大类延伸,强调每位学科教师都要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一个个课堂,有“知”,更有“情”、有“思政味”。

人人齐发力,处处皆课堂

图书漂流、爱心咖啡、自助打印、“五感”沉浸式体验……不久前,同济大学西南九楼“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中心启动,由学生担任社区主理人,全校协同打造“青春会客厅”,吸引了大批学生来打卡。

这是同济大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新探索,也是学校自2018年入选全国首批十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大力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党团活动室、传统文化工作室、自习室、爱心屋、健身房、心语屋、洗衣房、浴室、自助厨房、驻楼导师工作站……“9+1”项功能房赋能学生社区空间,单一化生活空间已化身为全景式育人场域,社区空间成为一个个无声的思政课堂。

土木工程学院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共同育人机制,艺术与传媒学院精心打造《国之英豪》等系列原创校史剧,后勤部门创设“护绿小卫士”环境巡查、邂逅“小鲜肉”多肉盆栽等系列劳动教育课程……从“试点”迈向“示范”,而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果在同济取得广泛影响,并发力接续提升育人工作实效。

(供稿:同济大学)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