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次“中法相遇”——习近平主席对法国第三次国事访问纪实

发布时间:2024-11-16 04:33:28 来源: sp20241116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广袤的亚欧大陆,人类文明的璀璨之地。

  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如何相处、怎样作为,关乎着亚欧大陆的繁荣,牵动着全球格局的走向。

  大国外交,远谋而笃行。新一年元首出访的大文章,从欧洲起笔。

  第一站,来到法国。“特殊的朋友”“特殊的关系”;既是立足双边,更是面向全局——

  携手走过一甲子,中法关系如何守正创新、开辟未来,担当中欧关系的强大引擎,壮大完善全球治理的中法力量?

  并肩前行二十载,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何稳中有进、行稳致远,更好服务各自发展,更好推动人类进步事业?

  答案就写在绿意盎然的塞纳河畔,写在白雪皑皑的比利牛斯山脉,写在中法各界深化友好合作的广泛对话里,写在东西方文明跨越亚欧大陆的温暖握手中……

  习近平主席说:“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行进方向。”

  5月5日至7日,中国元首外交的“法兰西时间”,让世界瞩目。

定位与定力:做真诚的朋友、共赢的伙伴

  又是一个万物勃发的时节,中法友谊再启新篇。

  2014年、2019年,习近平主席两次在春天到访法国。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再次踏上了美丽的法兰西土地。

  一项项高规格礼遇,欢迎尊贵而亲切的朋友。

  5日抵达巴黎——马克龙总统特别安排阿塔尔总理赴机场迎接。细雨霏霏中,习近平主席步出舱门,阿塔尔总理以一句中文“您好”问候远方贵宾。沿红毯边走边谈,阿塔尔总理向习近平主席讲述自己的“中国缘”:学过一年中文,还到访过北京、上海、银川。“你讲得很好,很标准。欢迎你到中国访问。”习近平主席微笑着说。

  当地时间5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巴黎,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乘坐专机抵达巴黎奥利机场时,法国总理阿塔尔等法国政府高级代表热情迎接。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从机场至下榻酒店,摩托车队护卫左右。雄伟的凯旋门前,一面面中法国旗连成友谊的绚烂画卷,一幅幅红色横幅表达着对访问圆满成功的美好祝愿。鼓乐欢快,龙狮双舞,宽阔的香榭丽舍大街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6日国事活动——见证法兰西厚重历史的荣军院再度为习近平主席打开大门。金色的穹顶映着湛蓝的天空,主庭院连廊边,共和国卫队和三军仪仗队整齐列队。雄壮的进行曲,庄严的分列式,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尽显东道主的盛情与敬意。

  欢迎仪式后,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乘车赴爱丽舍宫,148名骑兵组成的礼兵马队和摩托车队一路护送。马蹄噔噔,踏响青灰色的石路。穿过塞纳河上最美的亚历山大三世桥,途经百余年历史的大皇宫、小皇宫,掠过戴高乐将军雕像,仿佛行进在时间的长廊中。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正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的隆重盛大欢迎仪式。这是欢迎仪式后,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共和国卫队148名骑兵组成的礼兵马队和摩托车队护卫下,乘车前往爱丽舍宫。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外交礼仪,“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两个时间维度,彰显中法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揭示中法两国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历史逻辑、现实动力、时代意义。

  第一个维度,10年,主线是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

  犹记习近平主席2014年的首次对法国事访问,两国元首达成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的重要共识。5年后,再度来访,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打造更加坚实、稳固、富有活力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此次法国之行,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成为双方未来的努力方向。

  一次次深度沟通,一场场亲密互动,一步步坚定前行。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璀璨的水晶吊灯将迎宾门照得通亮。主楼台阶两侧,脚蹬锃亮马靴、头戴红缨头盔的10名礼兵威武挺立。并肩同行,拾级而上,马克龙总统将习近平主席请进二层总统办公室。两位元首坐在沙发上,面对面交谈,原定30分钟的小范围会谈延了又延,持续了近100分钟。

  “比利牛斯山之心”图尔马莱山口,群山环抱,瑞雪飞舞。这里保留着马克龙总统美好的童年记忆,也记录着他当选总统后的欢庆场面。马克龙总统亲自选定在对自己人生“意义非凡”的地方、在老朋友的餐厅里为习近平主席夫妇举行小范围午宴。马克龙总统夫人布丽吉特告诉习近平主席:“这是马克龙总统第一次邀请外国领导人来到这里。”

  当地时间5月7日,应法国总统马克龙特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来到法国西南部上比利牛斯省访问。在图尔马莱山口“牧羊人驿站”,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共同欣赏当地村民表演的具有浓郁南法风情的牧羊人之舞。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铁制的牛铃、风干的火腿、斑驳的兽皮毯、欢快的牧羊人之舞……南法山区的古朴民风扑面而来。屋外银装素裹,屋内暖意融融。两国元首凭窗而坐,远眺山景气象万千,纵论世事风云变幻,畅叙文明和美之道。从尼斯夜谈到豫园茶叙,从松园会晤到雪山对话,中法元首外交再续佳话。

  进山前经过的巴涅尔-德比戈尔镇,是马克龙总统外祖母的家乡,是他心中满载亲情友情的“绿色天堂”。从电视报纸广播里,在口口相传中,巴涅尔-德比戈尔镇和周边市镇的居民得知了中国领导人来访的消息。当地人说:“法国人的习俗是,好朋友来了就要带他到自己长大的地方看一看。没错,这就是马克龙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来这里的初衷!”

  第二个维度,60年,主线是中法建交精神的传承与坚守。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1964年。冷战正酣之时,一份40余字的中法建交联合公报如一记惊雷在国际舞台上引发了“外交核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以16字概括中法建交精神。60年来,坚守建交初心,中法结成真诚的朋友、共赢的伙伴,携手走过一段非凡的历程,成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互成就、共同前进的典范。

  60年,一甲子的轮回。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习近平主席深思熟虑,高瞻远瞩:“中法关系具有珍贵历史、独特价值和重要使命,双方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开启中法关系下一个60年的新征程。”

  新的路标,新的征程;新的时代内涵,新的历史使命。

  走出冷战30余载,人类又面临“新冷战”的风险。在很不太平的世界里,不稳定不确定的安全因素持续叠加。

  在中欧关系的重要时刻、在人类发展的十字路口,中法关系之于中欧关系的引领作用、中欧关系之于世界变局的稳定意义愈发凸显。

  爱丽舍宫大使厅,中法元首举行大范围会谈。习近平主席提出殷殷期许:“双方要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要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一场与双边日程同步安排的活动。延续中欧领导人保持经常互动的传统,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再次围桌而坐,为中欧合作增信释疑、凝聚共识。

  当地时间5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阐述中国的欧洲观,习近平主席以两个“重要”定义: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

  指明发展中欧关系的方法论,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定位与坚守使命:“中欧作为两支重要力量,应该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开展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原定40分钟的三方会晤延长了近一倍时间。会晤一结束,马克龙总统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出配有会晤照片的中文贴文,“中欧之间的关系,我们之间的协调,具有决定性意义”。

远见与创见:挖掘合作的广阔潜力

  爱丽舍宫冬季花园厅,阳光透过蓝白红三色玻璃屋顶照在主席台的白色背景板上,以中法文书写的“中法建交60周年”大字格外醒目。大范围会谈后是共见记者环节,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健步走来,在长桌前落座。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关于绿色发展和生态转型的合作意向书”“关于深化航空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农业和食品地理标志合作的议定书”“关于互办文物展览的合作意向书”……礼宾官读出长长的成果清单。

  既有“高精尖”的研发合作,也有“接地气”的贸易往来;既有惠民生的福祉,也有民相亲的交流……两国元首一边听,一边颔首微笑。

  18项部门间合作协议、15份商务合同。从沉甸甸的合作成果中,世界看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看到了中国大市场为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的发展机遇,看到了中法务实合作的广阔前景与无限潜力。

  尤其令人鼓舞的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的一系列深化合作新举措:中方“将加快开放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支持增开上海至马赛直飞航线”“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

  马克龙总统不无感慨地说,中法合作在不同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中国的开放姿态令人印象深刻,法方期待同中方开展更多新的合作项目。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法国是最早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国家之一,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之变,也感受到中法中欧经贸合作的格局之变、内容之变。

  发展与变革创造了机遇、激发了潜能,也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在欧洲,有人给中欧关系贴上“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三种标签,有声音在渲染所谓的“中国挑战”,放大中欧之间的经贸摩擦。

  一方面澄清错误的认知:“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和数字转型中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

  一方面提出解决的办法:“双方应该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

  一方面指明行动的方向:“共同反对经贸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将中欧打造成为彼此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拓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

  法国之行期间,习近平主席利用多种场合,阐明中方立场,强调要增进合作共识,推动中法中欧合作向上向好发展。

  关于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习近平主席正本清源:“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怎样开辟新领域、创造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习近平主席诚恳建议:“当前,法国正在推进基于绿色创新的‘再工业化’,中国也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双方可以深化创新合作,共促绿色发展。”

  从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到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再到率先互设文化中心、互办文化年……回望过去的60年,中法合作以远见和胆识引领时代,始终站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双方也当有足够的创见,共创美好的新未来。

  两个场面,令人难忘。

  一个在七叶木掩映下的马里尼剧院。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200多位中法两国政府、企业等各界代表济济一堂。

  法国电力集团总裁来了,阿尔斯通集团董事长来了,苏伊士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也来了……这一次,他们都同中国伙伴签订了合作的大单。去年4月,马克龙总统访华时,这些中法合作的一线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也都是随行的“豪华代表团”成员。

  “中法两国经济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强大共生关系”“中法两国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有着独立自主的精神共鸣,有着灿烂文化的彼此吸引,更有着利益广泛的务实合作”“有历史可鉴,有现实可依,中法两国没有理由不发展好双边关系”……习近平主席的致辞语重心长。两国代表静心聆听,不时作着记录。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并发表题为《继往开来,携手开创中法合作新时代》的重要致辞。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中国不是威胁,而是合作伙伴”“相信我们能够走得更远”“如果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就能在其他任何市场获得成功”……对中国奇迹的信心、对中国机遇的珍视在会场如热潮涌动。马克龙总统重申,法方没有任何意愿与中国“脱钩”,欢迎中国企业赴法投资。

  另一个场面,在比利牛斯雪山上的“牧羊人驿站”餐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习近平主席收到两份特别的礼物。

  一份礼物是驿站主人阿巴迪赠送的自家制作的比戈尔黑猪火腿。在当地风俗中,火腿代表着健康与丰收,承载着家庭和睦、生活富裕的美好祝福。

  马克龙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夫妇品尝现切火腿片和当地生产的烈酒。既是表达好客之情,也是传递合作的热盼。

  两国元首共同推动的“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机制已经启动,对法方作为主宾国参加第七届进博会的邀请也已发出。习近平主席笑着对马克龙总统说,欢迎更多法国优质农食产品进入中国百姓家。

  另一份礼物是马克龙总统赠送的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黄色领骑衫。“图尔马莱山口是环法自行车赛的神奇一站,希望在环法赛上看到更多中国人的身影。”马克龙总统对习近平主席说。

  法国不仅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也是与中国保持最频密体育交流的西方国家之一。

  前一日,在爱丽舍宫,两国元首互赠奥运火炬。三支奥运火炬在大理石桌面上并排而立,习近平主席向马克龙总统表达对巴黎奥运会的支持:“法国是一个体育强国,我衷心祝愿巴黎奥运会取得成功。中方将派出高水平代表团赴法参赛。”

  2024年5月1日,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人们在“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中法图书交流活动、“遇鉴中国”2024中华文化主题展……在习近平主席访法之际,一场场人文交流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法文化旅游年携手巴黎奥运年,经贸缘、文化缘、体育缘彼此交融,中法友谊和合作步入了新高潮。

格局与大局:用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

  傍晚的爱丽舍宫尤显古典之美。一道彩虹架在微蓝的云天,宛若一座长桥,连接着东方和西方。

  节日大厅里,马克龙总统夫妇为习近平主席夫妇举行盛大国宴。

  当地时间5月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巴黎爱丽舍宫出席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举行的欢迎宴会。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是朋友的欢聚,更是文明的交响。中国钢琴家郎朗首先与爱丽舍宫乐队合作演绎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之后弹奏一曲《茉莉花》。动人的旋律在琴键上、在琴弦间流淌,中法文化又一次相亲相融。

  文明如水,提供精神的滋养。中法元首外交,浸润着浓浓的文明底色。

  爱丽舍宫肖像厅,习近平主席夫妇同马克龙总统夫妇相聚畅谈。

  “这是我要送你的一些图书,都是中国翻译的法国小说。”自青年时代起,习近平主席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这是他此次访问前夕亲自为马克龙总统选定的礼物。

  书香氤氲,文脉流长。马克龙总统拿起书单,仔细端详:“雨果、福楼拜、司汤达、罗曼·罗兰……”

  轻抚着一本本经典,习近平主席一一介绍:《九三年》《包法利夫人》《红与黑》《高老头》《茶花女》《三个火枪手》……这些陪伴他走过一段段成长岁月的“老朋友”,追随着大国外交的足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以书会友,以文载道。尼斯夜谈时,马克龙总统送给习近平主席一本1688年的《论语导读》法文手抄本;在豫园茶叙,习近平主席回赠马克龙总统一本1899年的法国名著《茶花女》首版中译本。此次巴黎再相聚,两国元首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书礼”。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曾引用雨果《悲惨世界》中的箴言呼吁各方齐心协力,推动巴黎大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马克龙总统一直记得习近平主席对法国作家雨果的“偏爱”。这一次,他特地为习近平主席准备了一本雨果的作品:1856年出版的《沉思录》。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历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习近平主席念兹在兹,身体力行。

  从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华文化的倾慕,到中国人民对法国文化巨擘的熟稔;从150年前法国人士参与建设福建船政学堂,到上世纪初中国青年赴法负笈求学……法国之行期间,习近平主席讲起一个个跨越时空的中法故事,唤起了一份份东西方文明“双向奔赴”的共同记忆,也进一步拉近了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灵距离。

  还有那一段段饱含赤子之心、彰显大国自信的“文明自述”,用历史之光照亮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忠实实践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写进宪法的国家,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过7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的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从未改变,那就是我们和平良善的本性、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它根植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生长于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5000多年而从未中断的悠久文明。正因如此,中国人有着很强的家国理念,尤其重视和珍视国家统一。”

  ……

  马克龙总统有感而发:“通过同主席先生的深入交流,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理念和发展历程,对中国在重要问题上的立场认识加深。”

  夫人外交,同样绽放着文明的光彩。应马克龙总统夫人布丽吉特之邀,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走进“印象派的殿堂”奥赛博物馆,两国元首夫人在莫奈、梵高等画家的经典名作前驻足欣赏,听一位位孩童分享学习中文的经历、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友谊的传承有了新的希望。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巴黎应邀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夫人布丽吉特共同参观奥赛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再次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一切是那么地亲切。一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履职十周年荣誉证书,见证着促进全球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国贡献。推进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国一直同各国携手努力。

  以文明交流互鉴之力,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这是大国外交的韬略和格局,为的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与大局。

  60年前,中法两国冲破冷战藩篱,彼此牵手,推动着世界格局朝着对话和合作的正确方向演变。

  60年后,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习近平主席对建设更美好世界的中法力量寄予厚望:“中国和法国虽然分属东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社会制度不同,但都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双方可以和而不同,通过对话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访问期间,中法共发表4份联合声明,其中有3份是关于国际热点和全球治理,彰显了中法的大国担当。

  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亮明停火止战的和平立场。“两国元首强调,当务之急是立即实现可持续停火,确保在加沙地带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保护平民”“两国元首呼吁在2024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遵守奥林匹克休战”……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共同呼吁,分量颇重。

  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展现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协作之力。延续支持彼此提出的有益多边倡议、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的传统,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方支持法方办好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

  也谈到了备受关注的乌克兰危机。习近平主席耐心阐释:“中方理解乌克兰危机对欧洲人民造成的冲击。中国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参与方,但我们一直在为推动危机和平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引领和支持,共同为迷茫的世界注入希望,为人类的进步探索方向。中法两国的新努力新行动,让马克龙总统更加确信:在讨论关乎整个地球的问题时,与中国的关系具有决定性意义,“欧洲同中国发展良好关系、加强双多边合作至关重要”。

  南法塔布,习近平主席此次法国之行最后一站。马克龙总统夫妇亲赴机场送行。舷梯下红毯边,两国元首夫妇依依话别。

  “感谢马克龙总统的精心安排,这次访问令人难忘。”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拥抱道别,相约北京再见。

  飞机从塔布机场起飞,飞向旷远天际。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在人们耳畔回响:“我相信,有历史的沉淀、现实的基础、未来的蓝图,中法关系必将如春天般充满生机、欣欣向荣。”

  中法关系新甲子,大国外交新气象。

  文字记者:倪四义、郝薇薇、刘华

  参与记者:韩梁、杨依军、韩冰、刘芳、缪晓娟

  编辑:梁毅、刘学、孙天朗、张涛、徐超、任正来、程昊、邬金夫

  统筹:郜新鑫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