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抵首付,30天无理由退房……多地楼市再出新招

发布时间:2025-01-05 05:45:28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网 12月1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临近年末,房地产政策的“上新”仍在持续。除了传统限制性措施的逐步放开,部分地区也在尝试推出一些创新性政策。

  展望2024年,业内分析认为,房地产政策有望持续宽松,促进楼市需求企稳回暖。

资料图:城区楼宇林立。
中新社
记者 王东明 摄   资料图:城区楼宇林立。 中新社 记者 王东明 摄

  “房票”能抵首付

  12月7日,温州市住建局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十条稳楼市新政中提到探索“房票”用于购房首付。

  具体而言,房票记载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其持有的“房票”可以抵首付。房企可向属地申请将未兑付“房票”金额计入重点资金监管额度。

  “这其实是当地在首付款支付方面的创新,即允许‘房票’用来支付首付。”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温州对于“房票”的使用更加灵活,或将成为明年购房方面“房票”相关政策创新的要点。

  温州同时规定,纳入重点监管额度的未兑付“房票”兑现时,资金必须直接转入该商品房项目资金监管账户。且以上相关事项须由属地政府(管委会)在对当地“房票”政策予以评估明确后方可实施。

  严跃进也提到,“‘房票’纳入重点资金监管”的表述过去比较少。“从资金监管的角度和房票使用覆盖面增加的角度,确实要积极落实未兑付房票纳入监管的考虑,本身也是确保房票使用合规,最终也保障了房企的资金状况。”

  早在2021年,温州就曾针对旧村落改造推出过“房票”。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指出,温州此次着重于在“房票”流动性的深度与广度上做文章:原来的“房票”可以用于购买政府指定的商品房或者安置房,本次则是可以购买市场上任一商品房,且可以抵首付;此次企业可将房票纳入到预售资金监管额度里面,相当于置换出一部分流动性,有助于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

  在温州政策全文的最后,提到“积极谋划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工作,大力推行‘房票’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房票”的大力推行,也被认为将是2024年各地城中村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目前已有超过30个城市公布并实施“房票”安置政策,包括广州、郑州、南京、南昌、昆明、贵阳、厦门、无锡、温州等热点城市。

  “在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的情况下,未来拆迁安置的需求方面,政策上将更多地鼓励‘房票’安置。”李宇嘉认为,这一方面是减轻城中村改造前期资金巨额投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商品房库存去化。

资料图:武汉。(无人机图片) 郑子颜 摄   资料图:武汉。(无人机图片) 郑子颜 摄

  买房可“30天无理由退房”

  据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官网消息,近日,在该协会的倡议下,武汉8个在售楼盘宣布可以“30天无理由退房”一次,被称为购房有了“冷静期”。

  据介绍,武汉此次推出的“30天无理由退房”活动,从11月28日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在此期间,在8个在售楼盘认购房子时,加签一份无理由退房协议,便能在认购之日起30天内选择1次无理由退房,且不收取任何违约金。

  退房难、退定金难,可谓是房地产交易纠纷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严跃进认为,当前购房者对于买房的主要顾虑包括房价是否会下跌、楼盘是否会烂尾、未来的月供能力是否会有变化等,推出一定期限的无理由退房制度,客观上给予了购房者更多保障,有助于引导意向或观望客户入市。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承诺是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部分诚信经营的名企名盘自愿做出的。湖北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张涛也对媒体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活动提升行业自律的水平,让老百姓获得安心购房的环境。为下一步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一些努力。

  据湖北省万泽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周静雯解释:“如果开发商有明确的30天无理由退房的承诺,相当于给了购房者无条件退还全部款项的保障。因为合同签署后,如果因为购房者自身的原因不想买房了,一般来说房企有权不退定金。”

  周静雯也提到,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类似‘30天无理由退房’必须是书面的,必须加盖开发商的公章,而且一定要看清楚上面是否真的是无条件。”

  供需两端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现阶段多地根据市场新形势,主动调整政策。首要目的就是降门槛,主动放松限购政策,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严跃进表示。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各地政策持续落地,政策环境已接近2014年最宽松阶段。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有200余省市(县)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600次,多数城市限制性政策基本放开。

  “预计在市场过热阶段出台的限制性政策仍有望继续优化调整,供需两端政策均有发力空间。”中指研究院认为,需求端政策上,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门槛仍是政策优化聚焦点;供给端政策上,企业端资金支持政策有望继续细化落实,“三大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是2024年增量政策重要着力点,相关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