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

发布时间:2024-11-23 09:27:18 来源: sp20241123

  每到清明时节,我们总会想起那些为了守护人民安宁、社会公平正义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政法英烈们。他们用生命谱写下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汇聚成照亮公平正义的耀眼光芒,构筑起维护国泰民安的铜墙铁壁。

  ——编 者

  四川青神县公安局青竹派出所原二级警长蒋久华——

  赤胆忠诚 暖心为民

  本报记者 张天培

  2023年4月17日,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城区某加油站旁的竹林深处,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当天13时左右,青神县公安局青竹派出所二级警长蒋久华带领两名辅警开展走访巡查时,发现一名形迹可疑人员,立即上前询问盘查,不料对方突然持刀相袭。蒋久华没有丝毫犹豫,迎刃而上,却不幸被歹徒连刺数刀,鲜血浸透了警服。最终蒋久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46岁的生命就此定格。

  “晚上睡不着,一闭眼就是蒋哥负伤时的场景。”当天和蒋久华一起巡查的辅警李俊回忆,当时,蒋久华从背后抱压控制歹徒,没想到歹徒持刀疯狂挥刺,致使蒋久华左腋下方中刀,瞬间血流如注,但蒋久华保持抱压姿势丝毫没有松劲,直至歹徒被完全制伏,倒在血泊中的蒋久华才松开手。“任由我们呼喊,他再也没睁开双眼。”李俊泪流满面地说。

  赤胆忠诚,誓言无声。蒋久华从警20年、入党19年,当过2年辅警、3年巡警,在禁毒战线上奋战过5年,也在派出所十年如一日服务群众,将根深深扎进基层,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奋斗奉献。在同事的记忆里,他忙碌,认真负责,工作狂;在老百姓的印象里,他温暖,善良勇敢,热心肠。

  蒋久华2003年12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公安局,2008年3月被调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在同事眼中,蒋久华诚恳踏实、业精技强、办案漂亮。在凉山工作的10年间,蒋久华共办理刑事案件300余起、行政案件500余起。

  从凉山到眉山、从高原到平原,蒋久华的岗位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从警初心。2014年,他调入青神县公安局的农村派出所——黑龙派出所。他和村民聊庄稼保生长妙招,和村镇干部调解村民纠纷,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在农村派出所期间,他先后化解村民矛盾400余起,救助困难群众120余人次。

  “久华做事亲力亲为,不管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回忆起与蒋久华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曾在黑龙派出所工作的民警滕敏热泪盈眶。在农村派出所的8年间,蒋久华参加近10个专案,破获110余起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

  沉在社区,暖心为民。2021年,蒋久华来到青竹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蒋久华用真诚付出赢得辖区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在社区民警岗位不到2年,蒋久华进百家门、知百家事,工作日记换了一本又一本,先后深入辖区16条街道,入户走访900余户,积极参与防范电诈宣传并为群众止损200余万元。

  春日的阳光透过茂密树枝,斑驳光影映在青竹派出所门口的学习展板上,蒋久华走访排查护民安的藏蓝身影格外醒目。“青神出了一位一身是胆、不畏生死的英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追悼会上,当地群众泪别英雄。

  上海长宁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原主任吴伯华——

  在办案中解“法结”化“心结”

  本报记者 张 璁

  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原主任吴伯华一如既往地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这天一大早,他就前往看守所开展节前安全检查,不料在与同事讨论工作时突发脑出血。3天后,吴伯华经抢救无效去世,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2岁。

  从审查起诉到控告申诉、社区检察,从案件管理到刑事执行检察等,吴伯华在近20年的从检生涯里,历经多个岗位,始终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钻研业务、开拓创新,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用心人”。

  调离案件管理岗位前,吴伯华在“质检员”的阵地上坚守了8年,力求让每一个司法案件经得起检验。在吴伯华的推动下,长宁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广泛参与案件质量评查。为确保人民监督员“真监督、讲真话、建真言”,从案件抽选到案卷准备,吴伯华和同事把每个环节做实、做细,最终人民监督员的合理意见建议采纳率达到100%。

  在同事的印象里,吴伯华的业务素质过硬。同事一时找不到、记不起的规章制度,他都烂熟于心,随问随答。作为检察业务的关键环节,案件管理要汇总各条线的业务数据、研判单位的整体业务形势、密切与各部门沟通交流……吴伯华每天需要接听大量电话,碰到各种问题,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沟通解释、帮助分析,成为“问不倒”的数据行家。

  吴伯华不仅有对检察事业的热诚与坚韧,更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意识和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法结”、化“心结”。

  有一次,吴伯华提审涉嫌贩毒的单亲妈妈李某,现有证据虽然已经足以定罪,但面对无可辩驳的事实和证据,李某却百般抵赖。吴伯华明白,他办的不仅仅是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

  “家里还有什么牵挂吗?”吴伯华轻轻地一句话,瞬间打开了李某的心扉,她不禁掩面痛哭。原来,她与母亲及3岁的儿子相依为命,近日又听说母亲中风,情绪极度低落。了解情况后,吴伯华不仅前往李某住处探望其母亲和儿子,还多次走访李某所在的居民区,为其母亲就医、孩子入园奔走,并最终一一妥善解决。当审讯室里的李某看到母亲的嘱托、孩子的笑容,她终于卸下了心防,如实供述了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实,并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经查证属实,构成立功。

  吴伯华生前最后一个岗位是负责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细致入微的思考,他通过巡监、谈话、查看监控等方式,用一双“火眼金睛”敏锐查找监管场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给出真招实招。

  “10点我们一起去巡监吧。”这是吴伯华离世前与同事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始终践行着人民检察官的初心和使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广西平果市人民法院原一级法官黄光德——

  用好“情理法”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本报记者 魏哲哲

  一段时间过去,依然无法抹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人民法院干警心中的悲伤和怀念——2023年5月25日,他们的同事平果市人民法院一级法官黄光德,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离开了他坚守32年的审判岗位。

  就在倒下的当天上午,他还牵挂着前一天审理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到单位的第一件事便是找到书记员廖春棉,叮嘱她认真核校案件数据。廖春棉没想到,这是黄光德交给自己的最后一项工作。

  黄光德于1991年调入平果市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旧城人民法庭、民事审判庭、立案庭、执行局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他办案十分注重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在审理某企业和某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件中,黄光德带领书记员深入厂房、车间,了解案情。他发现,双方对于尚欠费用数额并没有争议,但是被告不愿意支付建设进度滞纳金。哪里有争议,哪里就重点普法、消除分歧。在判决书上,黄光德详细释明了支持原告主张滞纳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并清晰列出了滞纳金的计算方式。

  “收到判决书之前,被告还很有情绪,看到判决书之后,被告表示心服口服、服判息诉。”廖春棉介绍,黄光德还对原告企业在合同上存在的漏洞、风险进行了提示,不仅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还推动完善了企业管理。

  “每一个案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黄光德将群众放在心头,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案件。近5年来,黄光德共受理民事案件1714件,审结1670件。

  2022年初,25名农民工因被长期拖欠9万余元工资,多次讨薪无果后将包工头及分包公司告上法庭。了解情况后,黄光德立即联系被告,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公司经营情况,耐心释法析理,告知不履行义务将承担相关法律后果。经多番沟通协调,包工头及分包公司同意偿还拖欠工资,25名工人共9万余元工资全部追回。

  “法律有尺度,也有温度。”黄光德常到当事人家中走访了解案件情况,当事人因病无法出行,就将庭审开到当事人家中。李某亮原本在做生意,但因为生病,家里的重担落在了妻子身上。为了顺利代理李某亮生意上的事,李某亮的妻子向法院申请确认李某亮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黄光德在承办案件第一天便登门走访,第二天就到李某亮家现场审理,李某亮的妻子当天就拿到了判决书。

  黄光德常说:“群众到法院打官司,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在黄光德的一本工作笔记里,扉页上写着“尽忠职守,奉公守法,公正廉洁”,他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这12个字。

  山东潍坊监狱十四监区原二级警长刘爱国——

  用辛勤耕耘书写不凡人生

  本报记者 张 璁

  在领导同事们眼中,刘爱国是个“实干人”。

  刘爱国生前任山东省潍坊监狱十四监区二级警长,从警27年来,他扎根监管改造一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

  2017年5月,罪犯李某被调入了刘爱国所在的分监区。李某因犯抢劫、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入狱后因不服从管理,抗拒改造,让干警们感到头疼。

  这样的罪犯如何改造?刘爱国认真梳理李某的相关情况,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改造感化举措。

  虽然改造难度大,但刘爱国丝毫没有畏难,他综合利用个别谈话、挖掘闪光点、细化考核等方法逐步建立信任,还注重发挥亲情感召作用,通过亲情帮教活动使李某与家人建立稳固亲密的关系。经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帮扶,李某不仅成了监区级改造积极分子,还参加监狱组织的忏悔演讲,帮助更多罪犯反思悔过、积极改造。

  实际上,刘爱国所在监区的罪犯,大多改造难度较大。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始终孜孜不倦提升罪犯教育引导质量,特别是他充分利用监狱近年来推行的“心桥”联系手册攻心治本,充分尊重每一名罪犯,逐一解答他们的疑虑困惑,对他们的回复从不敷衍应付,真心实意帮助罪犯从“心”开始,走向“新”生。

  20多年来,刘爱国对待工作始终任劳任怨,认真负责。面对所在监区值班警力紧缺问题,他不推不躲、奋勇担当,每次执勤总是提前到达岗位。当监区其他同志无法参加值班备勤时,他总会主动请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替班换班。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提前到岗10分钟”成为监区交换班时的惯例,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大提升。

  刘爱国值勤时毫不含糊、一丝不苟,点名、记录、巡查、谈话教育……每个环节都认真细致。他说:“工作就是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哪个都不能省、不能松懈,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瑕疵累加起来可能就会给监管安全埋下大隐患。”

  2022年7月13日,刘爱国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4岁。刘爱国用自己的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书写了重塑灵魂、育新育人的不凡人生。

  (人民日报)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