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9:13:42 来源: sp20250107
这天体能训练时间,笔者来到南疆军区某团某连体能训练场,看到官兵们三五成群分散在不同区域进行训练,不由得心生疑惑。
“这边是肱二头肌训练小组,那边是背阔肌强化小组,远处是小臂肌群补差小组……”循着该连干部的介绍,笔者心里的问号渐渐拉直。
原来,该连正在进行基础训练创新尝试。不同于过去的粗放式训练,他们将各体能训练课目进行细化分解,根据动作发力部位,开展不同部位的肌群训练。
“体能训练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大有门道。”该连干部介绍,平时训练,他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官兵某一课目成绩较差,无论怎么努力,提升幅度始终有限。他们一度认为是个人身体素质问题,但现在认识到,这是训练方法不科学导致的结果。
认识的转变,始于几个月前团里组织的一次抽考。当时,上等兵蔡宪阳所在班被抽中考核手榴弹投掷。
别看下连时间不长,蔡宪阳已经在营里的俯卧撑比武中取得好名次,战友们对他充满期待。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的手榴弹投掷成绩竟然刚过及格线。
“可能是太紧张了”“或许是身体不舒服”……关于蔡宪阳考核“失利”的原因,战友们纷纷给出自己的猜测。然而,班长骨干与他谈心后发现,原来在新兵连时,手榴弹投掷就是蔡宪阳的弱项,此次抽考成绩及格属于正常发挥。
“蔡宪阳上肢力量那么足,怎么投不出好成绩呢?”为了一探究竟,班长骨干把蔡宪阳拉到训练场又投了一次。撤步引弹、蹬地送髋、转体挺胸、挥臂扣腕……蔡宪阳一套动作连贯规范,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就在这时,连队首席教练员唐博发现了端倪:挥臂速度过慢!
确实如此!找到问题症结后,唐博对蔡宪阳展开特训,利用弹力带进行挥臂训练。特训效果在不久后的考核中得到检验,蔡宪阳的手榴弹投掷成绩达到了“良好”标准。
唐博成功帮助蔡宪阳攻克训练短板的经历,给连队干部带来了启示:必须找准制约官兵提高训练成绩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
“以前我们总觉得体能训练技术含量低,只要肯花时间训练,成绩自然就会提高,现在看来不是那么一回事。”该连干部进一步解释说。
对此,有的骨干建议调整体能训练方法,突出抓好肌群训练。理由是,体能训练课目涉及的动作,需要多个肌肉协作完成。很多官兵成绩之所以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些肌肉力量不足。
经过认真研究,连队党支部采纳了这个建议。
在正式调整训练方法前,该连组织了一次测试,检测分析每名官兵的身体素质和训练短板,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大家量身制订训练清单,每名官兵需要训练哪些肌群、怎么进行训练、具体训练什么等,一目了然。此外,他们还根据官兵个人情况,划分不同的肌群训练小组,由教练员分类组训。
该连二级上士王文会,参加过团里组织的健美大赛,体能考核成绩总评早就跨入了“优秀”行列,可唯独引体向上这个课目,一直在“良好”上停滞不前。
测试结果显示,王文会的背部和大臂力量均达到“优秀”以上水平,但小臂力量仅为“良好”。因此,在王文会的训练清单上,小臂力量训练成了重点内容,他也因此被编入了小臂肌群补差小组。这不,才练了不到半个月,王文会的引体向上成绩就取得了新突破。
在这个连队,受益于“肌群训练法”的官兵还有很多:下士吴加乐加强了三角肌和手腕力量训练,双杠成绩终于追上了同年兵郑见平,位居全连前列;排长张保伟是连里的百米冠军,但30米×2蛇形跑却不擅长,自从增加了肌肉灵活性训练,该课目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练强肌体为战训!”该连连长告诉笔者,快节奏、大范围、高强度的练兵战备任务,未来战场艰苦复杂的环境,都对官兵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那种“使蛮劲、下苦力”的体能训练方式,已不适应打仗需要。他说:“这种‘肌群训练法’,不仅提升了训练效益,还大大减少了训练伤病,何乐而不为呢?”(盖潇帅 薛沁 邹渝建)
(责编:陈羽、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