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传承千年 文脉绵延赓续

发布时间:2024-11-30 23:57:39 来源: sp20241130

  深秋时节,碧空如镜,阳光洒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虽刚刚开门迎客,但博物馆大厅内已人来人往。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遗存了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创造了灿烂多姿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

  近年来,新疆文物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文物工作的实证史证作用和宣传教育功能,一批考古研究成果引人注目,一批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存,博物馆展览展示推陈出新,文物活化利用不断推进,文化润疆深入人心,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勾勒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

探明新疆历史发展脉络 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填补新疆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成为伊犁河流域考古发现的最壮观史前聚落遗存、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首次发现唐代汉文木简实物……新疆一系列考古发现引人注目。

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外景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出土陶范、铜刀、石杵等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新疆积极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加强考古发掘研究阐释能力,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有效服务文化润疆,通过充分挖掘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探明新疆历史发展脉络,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在许多考古工作者眼里,新疆是考古工作的天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党志豪坦言,“主要是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新疆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唯一的通道,四大古文明曾在此交汇交流交融,留下了丰富多元的文化遗存,这是新疆考古非常吸引学界关注的重要原因。”

  而干燥的气候环境,为有机质文物的完整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新疆能够看到很多比较珍贵的有机质文物和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重要的遗存,这也是新疆考古比较有特点的地方。”党志豪说。

  记者了解到,梳理清楚新疆的历史文化脉络、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目前新疆考古工作的重要任务。

  “从2018年开始,新疆考古工作主要围绕史前文化序列及其演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还有多元宗教传播及中国化过程等主题而展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党志豪介绍。

  近些年,新疆考古工作取得系列成果。新疆史前考古区系类型研究进一步深入,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成为构建北疆石器至铁器时代区系类型的重要基点;温泉县呼斯塔、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哈密市海子沿等遗址的发掘与整理,揭示了天山地区青铜时代不同文化的发展走向。历代中央政权的有效管辖体系和国家管理文化认同研究不断明晰,轮台县卓尔库特古城的发掘推进了西汉西域都护府遗址的探索和研究,奇台县石城子遗址发掘实证了汉代边郡军事建筑规制。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库车市乌什吐尔、奇台县唐朝墩、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等遗址的发掘,推进了唐代安西、北庭都护府及其治理体系下州县管理及军事传递系统的考古研究,博乐市达勒特、喀什市汗诺依古城的发掘展示了辽及宋元时代边疆城址的特点,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盛。多元宗教考古成为新疆考古的亮点,吐鲁番市西旁景教遗址、喀什市莫尔寺遗址、部善县吐峪沟石窟寺等考古,揭示了新疆古代多元宗教传播、交融以及中国化过程。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出土《韩朋赋》

  除了考古发掘,科技保护、文物修复等也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重点工作。走进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技术部,青年文物修复师刁羽正在一丝不苟的修复着一件出土的丝织品,她的同事也在有序进行着陶器、青铜器等文物的修复工作。

青年文物修复师刁羽正在一丝不苟地修复出土文物

  党志豪介绍说,近年来,配合考古发掘,我们累计修复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纺织品、木器、纸质文书等各类出土文物千余套。为进一步提升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和文物保护修复水平,我们联合陕西考古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先后申报纺织品、纸张等8项专项保护修复研究课题。同时,依托4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开展生物遗传学、动植物、冶金、环境、材料分析等多学科合作,为全面提取考古遗存信息、科学阐释文物及遗址价值内涵、拓宽新疆考古研究领域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我们还将精力聚焦到考古成果的整理阐释中,先后整理出版了多部重要考古报告。”党志豪告诉记者,新疆考古工作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探索发挥文物服务社会、服务新疆历史文化宣传的途径和形式。通过开放考古工地,举办“考古心语-专家与谈”公众考古活动等,新疆考古获得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关注,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有效服务文化润疆提供学术支撑。

揭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寻常工作日的一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按时开馆,迎接新一天的观众。

  “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正在“新疆历史文物展”中展出,经过的观众纷纷驻足。“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出土于楼兰故城孤台墓地,织锦残长22.8厘米、宽34.3厘米,其上云气纹飘逸灵动,瑞兽形象生动,纹饰中穿插隶属铭文“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九字,这种带“国庆”字样的文物在全国非常罕见,也十分珍贵。

  “秦汉时期,我国丝绸生产贸易进入成熟和繁荣阶段。新疆地区发现了大量来自中原的丝织品,其中,以尼雅、楼兰出土丝织品最多。汉代丝织品图案丰富多样,用语也极为讲究,尤其是带有吉祥语的织锦,多是朝廷命令或者封赏赐赠,这些织锦不仅彰显了新疆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见证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过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博物馆馆长于志勇说。

“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

  据介绍,“新疆历史文物展”紧扣国家治理新疆历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丝绸之路文明互鉴历史的价值阐发,集中展示了先秦时期至清代的各时期精品文物1700余件,其中近500件新展品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这些珍贵文物是系统阐明历代中央政权治理和管辖新疆的重要力证,是准确揭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的珍贵实证,是深化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科学史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新疆故事,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素材。”于志勇说道。

左上:开元通宝  右上:东罗马金币  左下:高昌吉利钱 右下:龟兹五铢 观众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

  记者看到,“新疆历史文物展”展厅里人头攒动,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已成常态。

  谈到如何更好服务大众,于志勇告诉记者,“关键是博物馆策展内容要丰富,讲解内容要知识化大众化。我们紧扣博物馆热的新形式,积极策划新疆历史文物主题展览,充分挖掘新疆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禀赋,运用新疆大量的毛织品、汉唐锦绣、晋唐文书等讲好一个个国家治理新疆的历史故事,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故事,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要道,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流交汇交融,遗留的大量文化遗产再现着昔日繁华景象。

  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北缘,河谷环绕中,一片高约30米的柳叶形岛状台地上,交河故城静静伫立2000余年。交河城是新疆较早出现的城市,最初是车师国的王城,公元640年,唐朝设立的安西都护府最初曾安置在交河城。

  走进交河故城,街巷、作坊、官署、民居还依稀可见,踏过千年前汉人、粟特人、回鹘人留下的脚步与光影,仿佛能够听到千年前的驼铃声声,商贾熙攘。

交河故城台地

  “交河故城见证了古代西域地区车师、高昌王国、高昌回鹘等文明的存在与特征,见证‘都护府’等边疆管理模式及其对丝路交流的重要保障,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有关城市文化、建筑技术、佛教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及传播,集中展现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灿烂历史和一体多元文化,有力证明新疆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爱峰说。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代诗人岑参曾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如此描述北庭风景。

  位于吉木萨尔县的北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夕阳洒在初黄的白杨树上,遍地金黄的芦苇随风摇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带领的北庭考古队正在内城北门外台地上的1号遗址发掘。

北庭西寺遗址105配殿西壁“王者出行图”

  北庭故城分内外两重城,内城即庭州城,城内曾出土唐代板瓦、筒瓦和莲纹方砖。外城是公元702年提升庭州为北庭都护府后,在庭州城北、西、南部扩建而成。北庭故城出土过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之印”和工艺水平很高的铜狮、石狮、葡萄纹铜镜、开元通宝钱币、刻花石球、下水管道及陶器等。

  郭物认为,北庭故城遗址是历史的现场和见证,北庭考古以实物证明唐至宋元时期,特别是唐代时期中原王朝在新疆有效的管辖和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相关发现和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促进新疆社会的民族团结、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疆拥有漫长的边境线,而有一处文物对守护祖国疆土发挥着突出作用,那便是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城西南五十多公里边境线上格登山上的平定准噶尔勒铭碑,当地人称为格登碑。

平定准噶尔勒铭碑

  站在格登山上极目远眺,山脚下中哈两国边境界河苏木拜河蜿蜒流淌,对面哈萨克斯坦的村庄清晰可见,特克斯河谷视野开阔,远处天山雪峰延绵不绝。

  “为了保护格登碑,国家文物局曾多次拨款修缮碑亭及本体。”伊犁州博物馆研究员安英新告诉记者,碑文中详细记载了清军平定准噶尔的作战经过和辉煌战绩,追述汉唐时期中央政权对西北边疆地区“汉置都护,唐拜将军”的历史和盛况。格登碑是清政府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的重要见证,对于反对民族分裂,增强民族团结,开发建设边疆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文物惠民深入人心 文化润疆风化于成

  “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过喀什。”不知是谁先发明了这样一句话,引得无数游客纷纷慕名而至,但足以说明喀什古城的魅力。

  置身喀什古城,让人注意不到时光的流逝,仿若“穿越”至百年前的岁月,随时进行一场“时光对话”。

  在喀什古城西区一个小巷子里,“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游客耐心等待着香喷喷的馕出炉。店铺前面方形桌上,35岁的吾买尔江·吐地和徒弟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家世代生活在喀什古城,以打馕为生,有上百年历史,我是第七代传人。”随着越来越多游客来到喀什古城,吾买尔江·吐地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截至今年7月中旬,喀什古城景区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410余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56%,创历史新高。

喀什古城

  喀什古城作为新疆第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景区管委会宣传科科长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尔认为,这一切与喀什的整体修缮保护息息相关。“喀什在进行老城区危旧房屋改造工程中,按照一户一设计,修旧如旧,保护历史风貌的原则进行,同时对古城里的优秀民居挂牌保护,并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加固保护,使得喀什的历史风貌完整地保存下来。”

  目前古城景区融合各类业态23种,带动古城居民及外来人员就业创业达1.4万人,古城的保护成果越来越多惠及到像吾买尔江·吐地这样生活在古城的人们。

  除了喀什古城,坎儿井的文物保护工程也是“富民利民工程”的典范。坎儿井,被誉为“地下运河”,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吐鲁番共有坎儿井1108条,合计总长约6500公里,其中暗渠总长约3724公里,像“血管”一样,遍布吐鲁番“全身”。冰雪融水经由此灌溉出甜美的葡萄,润育着吐鲁番各族儿女。

坎儿井明渠与竖井口修缮前后对比

  坎儿井是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见证,如今仍发挥着作用,惠及着沿线的人民。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坎儿井,国家文物局投入资金,开展了7期共165条坎儿井的保护修缮,拓展了坎儿井涝坝的功能。同时,持续开展坎儿井文化展示提升和微环境整治工作,极大改善了周边群众居住环境。

  在坎儿井文物保护工程中,推行“文物保护项目+村民”模式,利用农闲时期进行保护施工,雇佣当地村民作为坎儿井保护修缮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助力坎儿井保护项目实施地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和坎儿井掏捞技艺的传承发展,带动工程实施主体所在地参与维修的村民增收5000元以上,成为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富民育民、惠民利民的典范。

  吐鲁番文物遗存众多,历史文化内涵厚重,是新疆文化润疆先行区,在谈到文物对文化润疆所发挥的作用时,陈爱峰认为,文化润疆是润物无声的一个过程,核心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逐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文物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物可以实实在在摆在面前,比如说吐鲁番出土文书里面有大量儒家典籍《论语》《孝经》,以及经史子集等,这是什么?”陈爱峰自答道,“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对文物的阐释展示,将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展示给大众,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织密文物“安全网”

  秋日的早晨,51岁的买买提·依里牙孜像往日一样绕着白杨河上游拉甫却克古城遗址查看了一圈,若发现可疑的人便阻止其入内 ,发现可疑的情况便立即上报。

  买买提·依里牙孜是拉甫却克古城遗址及周边文物遗址的文物看护员。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买买提·依里牙孜是哈密市伊州区高得格村村民,家里有30亩地,农忙时十分忙碌,但不管地里农活有多忙,他每天都会绕着拉甫却克古城及周边文物遗址转一圈,26年来,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问及原因,他告诉记者,“小时候,父亲就是文物看护员,我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熟悉白杨河流域及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道路的布局和走向,对保护文物遗址产生了强烈的责任心。父亲去世以后,沿着父亲的足迹,走上了保护文物遗址之路。”

哈密市拉甫却克墓地全景

  新疆地域辽阔,如何守护野外文物安全是一大难题,而文物看护员为保障野外文物安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为进一步增强新疆文物安全防护力量,自2017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建立950名野外文物看护员队伍,负责重点野外文物日常巡护。为持续加强队伍管理,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外文物看护员管理办法(试行)》,推进野外文物看护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其管理和履职情况纳入日常文物安全检查督察工作。

  在文物看护员的日常工作中,各地文物行政部门积极督促辖区合理制定巡查计划,与看护员签订年度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职责和权利、奖励与处罚,定期对野外文物看护员履职情况进行实地检查。采取面对面、微信、电话等方式指导看护员规范履行职责,督促看护员记录巡查日志,及时发现和上报巡查问题,确保文物本体及周边安全。

  截至2022年12月,新疆野外文物看护员共计看护巡查520余处重点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哈密市看护员年度开展安全巡查达3000余次;博州看护员年度开展安全巡查达2100余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年度经由看护员排除的文物安全隐患达8个;吐鲁番市、塔城、阿勒泰、和田等地区看护员积极上报安全动态或安全案件线索10余条,协助文物部门查办文物安全案件,积极发挥看护员看护作用,有效改善野外文物安全环境。

  守牢底线,确保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基本功”。

  除了建立野外文物看护员制度,近年来,新疆持续推进文物安全建设,建立文物安全检查和案件督察、文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文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涉案文物移交管理等方面制度、办法或长效机制。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实施克孜尔千佛洞安防升级改造工程等8项安防项目,开展寻找“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活动,营造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与相关行业部门深化协作,实施文物安全检查2.2万余次,发现并整改隐患共计1千余个,文物“安全网”织密织牢,文物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新疆,作为历史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见证了各民族的交流交往融合,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一脉相承。如今,这片千年文脉滋养的古老土地,正展现出勃勃生机,续写着新时代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新篇章。

  (李瑞)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