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4:52:35 来源: sp20241115
45年前,神州大地迎来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城市发展也随之翻开新的一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科学把握城市发展大势,深刻洞察城市发展规律,就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发展成就与经验,既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面向未来的宣示。
在户籍改革中释放澎湃动力
站在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广场,环顾四周,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现代化大都市气息迎面而来。而在三十多年前,这片繁华之地遍地农田,鲜有人迹。广州市天河区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历史进步的印记在回望与比较中更加明晰。
197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202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提升超47个百分点,不少发达国家实现同阶段城镇化率跃升用时2倍以上。
197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仅有17245万人,2022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2071万人,增长74826万人。
1978年,我国城市共有193个,2022年全国城市数量达到691个,增加了498个,增长了2.58倍。
198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仅为7438.0平方公里,2022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3676.4平方公里,增加了56238.4平方公里,增长了7.56倍。
……
一组组数据从多维度见证了我国城镇化推进步伐。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评价说:“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走出一条既符合城市化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中国城镇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相匹配,避免了其他国家在城镇化中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和大面积城市贫民窟现象。”
就城镇化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在撰文中写道:“中国的城镇化始于开放、兴于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改革推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进程反过来也倒逼改革。”
事实也确实如此。以户籍制度为例,其一头连着人口流动,一头连着城镇发展。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人口高流动性特征愈发明显,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了人口、人才和城镇的“双向奔赴”。
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到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应当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应当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再次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涉及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等内容。
梳理上述政策文件不难看出,从建制镇、小城市,到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再到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
沈迟认为,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提高。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之相对应,以量的增长为主转向量的积累和质的提高并重,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一大趋势。
在沈迟看来,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仍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技术的进步,城市可以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服务更多的人口,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未来,我国城镇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认为,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率30%至70%的快速发展区间,全国城镇化率提升还有不小的发展潜力。
在经济发展中提升综合实力
4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巨变。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22年达到1210207亿元。
4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3年至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在全国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的同时,城市经济总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1988年,全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到2016年,我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已经超过80%。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介绍,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城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扩大。
GDP超万亿元是一个城市经济能级跃升的象征。2022年GDP超万亿元城市共24座,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佛山、福州、泉州、济南、合肥、西安、南通和东莞。
2023年“万亿俱乐部”有望再次扩围。2022年,烟台、常州GDP双双突破950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大幅跑赢全省及全国。仅在前三季度,两城就集体迈过7000亿元大关,为最后冲刺“万亿俱乐部”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城市创新驱动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不久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显示,全球百强中有23个城市来自中国,在排名前30位的城市中占5席,数量仅次于美国。北京综合排名升至第四,超越日本东京位居亚太地区首位。
从北京中关村到上海张江,再到深圳南山;从杭州的互联网到武汉的光电子信息,再到常州的新能源……当前,一个个创新高地正在崛起,一个个新兴产业集群蓬勃生长,创新正逐渐成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飞速发展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例,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市道路长度超过55.2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和在建总长度达到1.44万公里,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9.39%、98.05%、98.11%,全国供水和排水管道总长度达到202万公里,累计开工建设综合管廊6655公里。
就城镇居民住房而言,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城市、镇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分别增加7.4平方米、10.3平方米。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300多万套,1.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在生态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
茅洲河是深圳市第一大河,也是深圳和东莞两座城市的界河,它蜿蜒31.3公里后汇入珠江,最终流向伶仃洋。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岸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流域水质恶化、河流淤塞,黑臭的水体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道疤痕”。
在深圳茅洲河展示馆,一组共和村国考断面2002年至2015年的氨氮指标数据揭示了茅洲河当年的污染严重程度:氨氮指标最高的一年达33.70毫克/升,远远高于8毫克/升的黑臭标准。
2016年,茅洲河开启全流域治污攻坚。然而,污水干管敷设难、污染企业管控难、雨污分流整治难、底泥污染处理难、深莞交界协调难……这是摆在茅洲河治水人面前的一个个难题。
面对这些难题,深圳市率先在茅洲河流域推行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的建设模式,专设流域管理中心统一调度厂、网、河,破解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层级、不同单位之间职责不清、调度不畅、多头管理等问题。
经过数年攻坚,茅洲河水质持续向好,生态红利正加速释放。共和村国考断面氨氮指标从2015年的23.3毫克/升降至2020年的1.15毫克/升,达到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
茅洲河治理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逐渐起步,环境保护理念逐步确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环境保护投入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治理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力,不断深入,取得积极进展,揭开崭新的一页。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5%;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40%,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82.5%;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分别超过250万公顷和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9平方米……一组组数据证明了当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文化传承中涵养城市气质
位于海口市龙华区的骑楼老街浓缩了海口的市井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南洋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因独特的风格也形成海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不少年轻游客前去“打卡”。
海口骑楼老街整个街区由12条街道组成,占地面积1820亩,骑楼老街也是我国现今保存规模最大,基本保存较好的骑楼建筑群,街区内骑楼建筑约600栋,还包括有五层楼、钟楼、海口总商会、冼夫人庙等历史文化建筑。
2010年至今,各级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管理办法,对骑楼老街进行修缮。当地在修缮的过程中,特地保留了骑楼特有的烟火气,如东门市场的喧嚣、辣汤饭的味道,并挖掘了本地特色文化,还原公期巡游、冼夫人庙等节庆活动,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修复基底。
在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是不可缺失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心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并就此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们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将其与城乡发展更好融合指明了方向。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明确提出“到2025年,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到2035年,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建成”。
近年来,不少城市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不搞大拆大建,下足绣花功夫。南京市小西湖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实施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改造模式,老城保护和改善民生共融共促,既保留了小西湖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街巷肌理,又提升了原住民的居住条件。
——科技赋能保护,提供创新体验。广州市永庆坊采取历史建筑的材料病理诊断、修复与监测前沿技术,现场病害勘察与诊断基础上的方案设计,实验评估后的修复与实施,修复后的持续监测、评估与维护。
——多方共同参与,全程发挥作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积极调动高校、研究设计机构专家担任社区规划师,全面提升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文化展示等方面的专业水准。
目前,全国共有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确定历史建筑6.35万处,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
时间,镌刻城市恢弘的历史;时间,将见证城市光明的未来。站在改革开放新的重要时间节点,眺望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篇章正徐徐翻开。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18日 第 04-05 版)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邢灿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