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8:10:51 来源: sp20241130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创造了线路最长、海拔最高、速度最快、环境最恶劣等多项“世界第一”,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成为连接西藏与内地的“生命线”。截至2024年6月30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688.5万人次、货物8775.1万吨,极大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
长期以来,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日夜守护这条铁路,在一列列火车鸣响的汽笛声中,他们对这条承载幸福、发展与团结的“天路”有了深刻的感悟。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在铁路旁执勤。支翔宇 摄
青藏铁路线上的军礼,是官兵最纯粹的表达
在青藏高原,罗祥远和他的战友们日复一日坚守着海拔4200米的青藏铁路羊八井二号隧道。他们的职责是守护这条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一长隧”的重要交通线。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向驶过的火车行举枪礼。张磊 摄
在一次罕见的暴雨中,泥石流威胁着青藏铁路安全。官兵们与铁路工人一起冒着山体滑坡的风险紧急抢修铁路,及时清理泥石,确保了列车的顺畅通行。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考验,也让他们深刻理解职责所在。正如罗祥远所言:“护路,就是守护万家幸福。”
自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以来,它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铁路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要经济动脉。守卫这条“生命线”多年,官兵们一次次用简朴的军礼向来往列车表达着最纯粹的敬意,而列车司机的鸣笛,亦是对他们坚守的回礼。
高原四通八达的“金色哈达”,是幸福最直接的载体
在拉萨市西郊,横跨拉萨河的“拉萨河特大桥”如同一条洁白的哈达,给进出藏的旅客送上最诚挚的祝福。这座桥作为青藏铁路的重要控制工程,受到了执勤八大队执勤二十五中队官兵的悉心守护。
拉萨河特大桥。张敏颖 摄
杜斌斌和他的战友们见证了拉萨的巨变,切实体会到“3小时综合交通圈”“2小时经济圈”的崛起带来的便利。中队的藏族战士白玛旦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可以当天往返拉萨,把土特产运到拉萨售卖也更加便捷,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担负守卫任务有了更多价值感、幸福感。
从2014年拉日铁路开通到如今“复兴号”高铁的运行,铁路不仅让当地人民生活更美好,也为高原经济注入了活力,成为了幸福最直接的载体。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进行护路演练以应对突发情况。张磊 摄
这条被誉为“离天空最近的铁路”,串联起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景点,成为推动西藏旅游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2023年,日喀则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8亿元。官兵们的守护与铁路的发展相辅相成,他们在高原艰苦环境中牢记使命,用忠诚守护这条通向幸福的道路。
高原乡村奏响的“民族歌”,是军民团结最好的见证
84岁的老党员嘎松是西藏和平解放后,拉多村的第一任村支书,他见证了西藏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这也是武警官兵与藏族同胞共同奋斗的历程。
在拉多村正中心,武警官兵们帮扶的一所幼儿园内欢声笑语,可爱的藏族孩子们在这里茁壮成长。官兵们一有空,就会来这里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
拉多村一所现代化幼儿园小班孩子们正在绘画。张敏颖 摄
官兵们不仅帮助村里建设现代化幼儿园,陪伴藏族孩子们成长,还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并在草场转场时协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几年前,村里的草场面积还不到4000亩,如今已经接近8000亩了。”拉多村村民扎西顿玉介绍,当年官兵们了解到村里草场不足是由于缺水问题,经过研究,协助村里挖开了一条通往草场的水渠,成功解决了草场的用水问题。如今的草场已经足够全村牧民使用,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条件。
拉多村村书记旦达表示,作为定点帮扶单位,武警官兵在拉多村党建共建、村集体经济发展、双拥工作指导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构建了鱼水情深、牢不可破的军民情谊。
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官兵慰问藏族老人。何腾海 摄
这些年,村民们也用实际行动回报着官兵们的帮助,拉多村村民次珍旺姆在武警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如今,她又乘坐青藏铁路回到家乡,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她坚信,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家乡会变得更加美好。
不远处,青藏铁路上列车鸣笛声悠悠传来,与高原的阳光、飘扬的国旗相映成辉。这条被誉为“金色哈达”的青藏铁路,不仅促进了军民团结,也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作出贡献,载着雪域高原各族儿女驶向幸福的未来。
(责编:陈羽、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