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09:46:38 来源: sp20241118
近日,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广东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上,200余位专家学者结合大湾区文艺创新发展实践,以“中国艺术形象的世界展现”为主题交流探讨,献策讲好中国故事。与会专家认为,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这是中国艺术形象世界展现的辨识之度。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不久前,深圳出品的原创舞剧《咏春》在新加坡登场,叫好又叫座。“《咏春》海外演出的成功启示我们,创作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民审美情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中国魅力的必由之路。”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宇认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悦笛表示,杭州亚运会是将独特的中国美学进行国际表达的一个成功样式。“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三者聚合在一起,让杭州亚运会成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刘悦笛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电影《封神》系列三部曲编剧冉平提到,中国古典文艺作品从前往往是以章回小说、折子戏和评书的形式存在、传播的,让它从文字转到视觉形象不仅是技术的转换,还面临当代性、国际性的重新阐释。冉平介绍:“我们要做的是背靠传统,立足当下,面对青年,放眼世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与年轻观众达到了同频共振,同时也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现代价值观的艺术形象。”
以艺通心沟通世界
在会场,“人类共同价值”被频频提及。与会专家认为,在涵育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弘扬中国精神是中国文艺大步向前走向世界舞台的基础。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文学艺术在人类共同价值建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新时代的中国舞蹈艺术创作优秀作品迭出”。
对于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来说,她创作的舞剧《朱鹮》走出国门,赢得众多海外观众喜爱的经历给她带来了不少启示:“作品把人与朱鹮放在平等的维度来看待,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这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共通的。”
文艺是世界的语言,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鹏程认为,文艺作品要寻找不同文化的共通点,以独特的审美价值消除文化误解、增加文化共鸣、促进文化共融。他以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电影的《点点星光》为例,“电影多次亮相国际舞台,正是因为紧扣人类创造奇迹、改变命运这一情感共通点,引发了世界各国人民共情”。
大湾区处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前沿,在文化传播交流中有着的独特优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蒋述卓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媒介革命等都已经进入到湾区文艺创作视野中来,这些都是吸引世界关注的共通话题。”
创新表达方式
文艺要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与会专家认为,创新表达方式是中国艺术形象世界展现的传播之道。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晶表示:“科技创新为大湾区文艺融合带来了春风,可积极探索‘科技+文艺’,推进大湾区的优质文化资源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发展”。
近些年以网络文学、网络纪录片为代表的中国文艺作品受到海外青年的推崇。新疆喀什地区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于智军建议,应当对海外受众进行细分,特别是突出青年受众,这是中国文艺海外传播的创新点、着力点、支撑点和突破点。
文艺评论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中国文艺走向世界,也亟待国际化的文艺评论相伴而行。“作为文艺作品和海外观众的桥梁,文艺评论帮助观众选择和欣赏艺术作品,解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帮助创作者了解海外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因此,要以国际视野的中国文艺评论引领文艺创作。”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勇说。
(本报记者 李笑萌 严圣禾)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