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丨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持续“上新”

发布时间:2024-11-24 19:38:13 来源: sp20241124

  津云新闻讯:金秋九月,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志愿者展馆里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党员和群众。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的社区工作者平雅励正在热情地为大家讲解这个小小社区里30多年来的志愿者故事。

  “新兴街是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从1988年13位热心老人成立义务包户志愿服务小组起,这里就已经播下了‘百姓实践、百姓志愿、百姓美好生活’基层民主自治的种子……”讲解结束后,平雅励又被大家围住,解答如何能够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各种咨询。大家的热情让她着实感动。

  平雅励告诉记者,作为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几乎每天都有前来参观学访的团队,其中很多在参观之后成为了社区的共建单位,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这也是让她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今年是我到朝阳里社区工作的第四年。刚刚来到社区时,我一下子就被这里浓浓的‘人情味’所感染,整个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特别喜欢。”刚接手工作,平雅励认真向社区老志愿者请教,和他们一起参与社区活动,解决居民们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可以说是我的榜样,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特别高。我们的志愿者齐达昌大爷,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每次巡逻、执勤,风雨无阻,绝不请假,有活动一定来得比其他人还要早。我就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能够付出这样的热情与努力在志愿服务的工作上?”平雅励心中的疑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慢慢找到了答案。

  在朝阳里社区,参与社区服务多年的老志愿者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朝阳里社区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激励与回馈机制,通过新兴街每两年一次的百科星评选、党员表彰、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苗苗说:“我们就是要让志愿者感受到,奉献与付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是幸福的!”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在和平区朝阳里社区与群众亲切交谈,给志愿者“点赞”,并强调“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总书记的嘱托牢牢记在朝阳里社区工作者们的心中。为了不断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力量,社区积极发挥“大党委”引领作用,与29家驻区单位、24家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并建立起社区党建共建资源库,把服务力量与反映居民需求的“心愿库”精准对接,持续推动共建单位党员“双联系双报到”,结对帮扶,认领难题,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平雅励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由于朝阳里社区是一座老旧小区,房屋卫生间设计比较狭窄,且有一个比客厅高出30厘米的门槛。社区里的居民中老年人居多,如厕、洗澡成了难题。社区82岁的居民柴大爷不慎摔了一跤后,半瘫在床不能抬腿。日子一长,老人就盼望着能“痛痛快快洗个澡”。

  为了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社区联系对接了住建和民政部门,帮助社区开展适老化改造。社区里32家老旧卫生间门槛被“起平了”,而且由点及面延伸到适老化家庭、适老化楼门、适老化小区的提升改造。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相应得到了提升。

  不仅如此,在朝阳里,472名在职党员主动认领“教师解惑”“医护义诊”“电气维修”“邻里吹哨”等25个志愿服务岗。近五年来,共解决公共设施管理类、环境保护改善类、医疗卫生服务类、养老等民生保障类具体居民需求1.4万余件次。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苗苗说,群众的心声,就是社区工作用力的方向,要把根扎入百姓沃土,“居民群众无小事,要把每一件小事办好”,就是“红马甲”的追求所在、价值所在。

  如今,作为朝阳里社区的新生力量,平雅励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逐渐走上了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从一名志愿“新兵”锻炼成为了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像她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把青春最美的时光留在基层一线,将“红马甲”的艳丽色彩涂抹成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海报设计李博婷)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