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9:00:18 来源: sp20241122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我从事科研六十余载,与火山相伴,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看到火山喷发时的景象。凶猛而澎湃,比烟花更壮丽、比流星更令人震撼,这是自然之美的体现,也是地球蓬勃生命力的象征。
科学探索充满冒险,火山考察更是步步惊心。去新疆阿什库勒火山群,遇到冰川融水急流险些丧命;在埃塞俄比亚艾里塔拉火山,需时刻警惕包含硫化氢的火山毒气;到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要把仪器伸进1000多摄氏度的流动岩浆里测温。在知晓风险、掌握安全技能的前提下,勇敢一点是必要的。不惧困难、敢于挑战,才能跨越未知的边界,探寻到隐藏在地球深处的奥秘。
十余次进长白山、七次上青藏高原、三探北极、两征南极……跨越山川湖海、大漠高原,如今,我已走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证了岩浆的沸腾与冷却,感受过地壳的脉动和变迁。我和团队新发现火山20多处,证明1951年西昆仑阿什火山曾有喷发活动,改变了“中国近代没有火山活动”的观点;踏遍中国90%以上的火山,摸清火山“家底”,编写《中国火山》一书,全面论述了中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地质特征……把山川作课堂,解火山之奥秘,这样的志向激励我扎根大地,不断掌握最真实、最宝贵的一手科研资料。
地质工作,本质上是与大自然的一场深度对话。地质人通过与山川湖海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流”,解码地球亿万年间沧海桑田的变迁奥秘。昔日,地质人手持罗盘、铁锤,翻越崇山峻岭、徒步大漠高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严谨求实的态度绘就地质图。如今,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三维地质建模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更拓宽了研究领域和视野。从能源矿产开发到地质灾害预警,从生态环境保护到城市空间规划,我国地质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随着勘探技术革新与科研实力增强,中国地质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年轻时到黄土高原调研,老乡问我:“你们对黄土这么重视,能不能够告诉我们,黄土地区怎么才能致富?”这句话烙印在我心中,鞭策我更加注重把科研工作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如今,我和研究团队将玄武岩——地表分布最广的火山岩石,开发为一种新型绿色材料,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今年6月,嫦娥六号着陆器在月球背面展开的五星红旗,就是利用玄武岩拉丝制作而成。现在,许多学科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抢抓机遇,奋勇而上,科研人员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
科学普及是科学家的天职,我们有义务承担起这份责任。做好科普工作,需要让内容兼具权威性、趣味性,让大众喜欢听、听得懂,也让内行有共鸣、受启发。早年间,我创作了大量科普文章,近年来又把科普阵地拓展到视频平台,探讨“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解答“南极有外星生物吗”,回复“人类能否挖穿地球”……这些视频受到网友喜爱,我也被很多年轻人称为“火山爷爷”。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能够引导更多人走近科学、爱上科学。
人生的风景,就在奋斗和奉献的路途中。地质工作,探地下之宝藏,助国家变富强。我的博士导师刘东生先生,80多岁时仍前往青藏高原、新疆罗布泊等地进行野外考察。这种对科学的奉献、探索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未来,我将继续以科研为业、以科普为责,为探索自然奥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本报编辑吕晓勋、常晋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5日 09 版)
(责编:白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