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故里,小法庭的“大服务”

发布时间:2024-12-22 23:39:20 来源: sp20241222

原标题:曾子故里,小法庭的“大服务”

  纸坊法庭深入大豆种植村开展普法宣传。孔明珠 摄

  近年来,山东省嘉祥县人民法院纸坊人民法庭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耕旅同兴 和合司法”品牌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一方公平正义,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小法庭、大服务”的司法为民赞歌。

  深化联调联动 描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我们两家是亲戚,以前关系很好,因为建房这件事已经好几年没来往了,能在法庭主持调解下握手言和,真是太好了!”近日,纸坊法庭联合镇、村干部,成功化解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后,该案被告小李激动地说。

  家住纸坊某村的老王和小李既是亲戚又是邻居,两家宅院相邻,一场大雨将两家院墙冲塌了,老王家在重建时将院墙往西扩建了1米,而小李认为老王私自扩建院墙占用了流水坡,所以极力阻止老王继续修建。老王则认为小李阻止其修建院墙的行为严重侵害了自己的权利,多次协商无果后到纸坊法庭提起诉讼,要求排除妨害。

  乡村“小案”的背后,不仅关乎法理的公正,还关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里亲情。法官李秀丽考虑到“小案”不仅要“事了”,更要“人和”,遂主动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网格员以及村干部一同前往事发地进行现场勘测、现场调解。通过多方融情于理、法理相融的耐心疏导,最终老王自愿撤回起诉,两人很快就在调解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心墙”拆除了,两家重归于好。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纸坊法庭坚持以健全多元解纷机制为重点,积极融入“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发挥基层“网格化”治理优势,促进司法程序与解纷资源深度链接。对外构建“平安周例会+一庭两所+网格员”矛盾纠纷排查联调机制,强化调解指导、深化信息共享,共同为群众提供“菜单式”调解服务;对内推行“1+1+1+N”紧密型诉调团队模式,为群众提供“诉调+速裁”解纷服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如今,纸坊法庭在4个乡镇街道建立调解中心和调解工作站,今年以来,该庭成功调解案件150余件。同时,还打造出如“巧媳妇调解团”“老兵调解团”等一个个叫得响的多元解纷品牌,为纠纷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化解渠道。

  汲取文化瑰宝 寻求案件处理“最优解”

  “俺们兄妹六人,为了赡养俺娘的问题吵了五六年,谁也不服气,没想到没等进法院,法官就帮我们调解好了,我们今年过年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团圆饭了!”王老太太的二儿子握着法官的手,擦着眼泪道谢。

  当事人是一位80岁的老太太,老人的老伴去世多年,长期跟随小儿子生活。由于年迈多病,失去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住院治疗,花费较多,就养老问题,子女们却以“我放弃继承遗产,不愿赡养”“我需要外出打工挣钱,无法赡养”等理由拒绝履行义务,老太太无奈之下将子女们告上法庭。

  “案子下判容易,如何让老人的子女履行赡养义务,让老人能安享晚年,才是关键!”承办法官王建华听着当事人的讲述,心理盘算着怎么化解这起纠纷。考虑到赡养案件融合着亲情、义务、伦理等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二天,王建华便来到老人所在乡镇,首先向村干部、“网格员”以及当事人的其他亲属了解了当事人的情况,并邀请他们一起参加调解。调解过程中,王建华一方面释法说理,一方面引用曾子孝贤经典故事,引导当事人忆亲情、话感情,最终兄弟几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赡养老人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王老太太一家的亲情得以修复,晚年得以保障,正是纸坊法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将曾子礼孝优秀文化融入审判实践的真实写照。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近年来,纸坊法庭发挥“曾子故里”地域优势,积极汲取曾子“孝恕忠信”传统优秀文化在司法办案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以文说法、以文筑源、以文化诉”,通过布展传统优秀文化墙、设置“孝为先”“亲和苑”调解室、引用曾子经典故事化干戈等方式,传承“和合”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生动的德法融合“小课堂”。

  聚焦乡村振兴 架设护航发展“高速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纸坊法庭辖区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景秀丽、果蔬产业发达,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纸坊法庭在曾庙、武氏祠等传统文化景点、“东方左岸旅游小镇”等新兴旅游打卡地、圣丰农业园等地设置法官服务站5处,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巡回审判等活动,努力将矛盾纠纷 “化于未发、止于未诉”,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2021年,某村村委会与某旅游开发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租赁该村山体及周围荒坡地,开展农业旅游综合体及红色旅游建设。该旅游开发公司在依约支付部分租赁费后开工建设,后因种种原因未及时支付剩余费用,旅游项目建设一度陷入停摆。

  为最大限度查清案件事实,妥善化解纠纷,纸坊法庭干警三次深入案涉山体现场进行勘查,对涉案当事人和农户逐户走访了解详情。在依法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双方通过移动微法院进行“隔空”调解。某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向某村村委会致以歉意,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矛盾就此圆满化解,目前旅游开发项目也已顺利竣工,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纸坊法庭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改变“坐堂审案”的被动式司法,主动走出去,精准对接涉农领域司法需求,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定期开展“村支书进法庭”活动,邀请村支书等走进法庭,旁听案件审理并开展座谈,引导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小法庭”的“大担当”。(刘尚旭 孔明珠)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