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5:08:29 来源: sp20241121
作者:关铭闻(执笔人:常戍、田延辉、王斯敏、邓晖、杜羽、晋浩天、柴如瑾、周世祥)
又开学了!
高校“第一课”,都讲了什么?
在中国农业大学,大学之志从“禾下乘凉梦”肇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学期在教授航天员桂海潮的分享中揭幕;而在清华大学,大学之道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开启!
“教”与“道”,皆为成就大写的人,这是大学永恒的主题、不变的求索!
伴随无数次“开学季”,曾八成人口是文盲的新中国拥有了2.5亿“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经历千百场“第一课”,曾一穷二白的国度培育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群体。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更是以理论与实践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伟略宏图之下,一系列发展关键词,正勾勒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景象——
培养什么人?看“时代新人”群英济济,“创新人才”由木成林;
怎样培养人?听“高质量”的鸣鼓之响,“大先生”的振铎之声;
为谁培养人?向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构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培养什么人
强国必须强教。
翻开典籍,“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人才,关乎社会责任、关乎家国使命。历朝历代无不以育才为要。
回顾百余年党史,我们党始终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英才作为历史使命。
民族复兴大任,贯穿几代热血青春。从我们党在中华大地上创办属于人民的高等教育起,“人才”的定义,就始终和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密不可分——
他们曾在烽烟里擎起战旗。长征荆棘横陈,红军大学的青年坚持“在行军中进行军事、政治与文化教育”,着戎装而负笈、在弹雨中研读;抗战山河染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的学子高唱“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勇赴沙场、誓与民族共存亡。
他们曾在荒原上创造奇迹。新中国诞生时,百废待兴的土地上,只有205所大学、11.7万名本专科学生;到1965年,全国高等学校数量增长一倍多,在校生人数达到67.4万。挺进茫茫戈壁,铸就“两弹一星”的惊世伟业;开掘汩汩油流,写下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传奇;砸下滴滴汗珠,奔赴内陆地区支援“三线建设”……为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大学生奋袂而起!
他们曾在改革中挺立潮头。当“春风”吹开关闭了11年的高考考场,许多考点门口都拉起“祖国,请您挑选吧!”的横幅。从1977年的27万余名幸运儿,到高考恢复40年时的760余万录取人数,祖国挑选的人才极大改变了祖国的面貌,改革托举的教育最终成就了改革的大业!靠着创新源泉的充分涌流,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高速铁路突飞猛进;依托千行百业的人才力量,呼啸的中国速度、精彩的中国故事震撼世界。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新时代,“高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新时代,中国由富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人才”二字,有了更新的时代特征,有了更重的历史分量。那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赤诚,那是“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的担当,那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志向!
他们求索未来——
四川锦屏,地下2400米处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多所高校师生组队进驻、潜心精研,推动实现解开暗物质之谜的“中国突破”;贵州平塘,群山环抱中的“中国天眼”昼夜捕捉宇宙之声,首席科学家南仁东、李菂先后带领青年科研人员接力攻关,矢志刻下世界天文史上的“中国高度”。还有无数青年学子活跃在研发一线、世界舞台:他们组装的无人机,在国际比赛中高翔;发明的新材料,与世界领先产品比肩;设计的微纳米机器人,为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新时代的新人才,有着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力量!
他们守护根脉——
多所大学组建三星堆遗址考古队伍,“90后”“00后”乐当敢当“三星堆挖土人”;21所高校新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莘莘学子为非遗注入青春与专业力量。考古现场,他们精心发掘、仔细考辨,与古老文明“零距离”对话;山郊水畔,他们风尘仆仆、栉风沐雨,抢救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文博场馆,他们满怀热忱、倾情讲述,让古老文物与当代青年跨越时空对话……情怀所在,使命所系,他们用匠心之创意、新鲜之表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闪耀出万般华彩!
他们躬身实践——
带领88户共418人脱贫,使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在广西乐业百坭村的400多个日夜,大学生村官黄文秀书写人生的华章、绘就时代新人的形象、留下无尽的榜样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接过了黄文秀手中的接力棒:他们躬耕田野,以“自找苦吃”培育丰收的甘甜;他们服务社区,以解决“民生小事”求索“国之大者”;他们投身军旅,风劲马蹄疾、山高赤帜扬;他们支教乡村,点燃一团火、化作万盏灯……
塑造自我以绽放青春,立足当下以求索未来,放眼世界以建设中国。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的人才气象!
怎样培养人
“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如是强调。
思想引领方向。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扣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令枪,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部署;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到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指示,中国开启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围绕“高质量”发展关键词,高等教育发挥龙头功能,率先落实、求新求进——
一路走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等教育的思政课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北京沙滩红楼、上海一大会址、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都是“大思政课”的历史现场;脱贫新村、建设工地,实验室里、流水线旁,都是“大思政课”的时代课堂。老师们讲述的,是最鲜活的中国故事、最智慧的中国方案、最震撼的中国精神;学子们收获的,是“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的深刻答案!
一路走来,着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书院制”“本硕博贯通”等人才培养“试验田”已是满目葱茏。
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生多学科视野;持续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深入实施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崭新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营造的是活跃氛围、激发的是科研热情、鼓励的是原创思维、培育的是创新精神!
一路走来,捕捉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科技需求“第一信号”,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显著提升。
智能科学与技术、未来机器人、智慧农业、数字人文……一个个面向国家需要、回答时代之问的新学科、新专业应运而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一座座改革重镇、创新高地成为高校人才驰马试剑的试验场;牵头建设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项前沿成果转化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一路走来,推动创新活力充分涌流,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深化。
持续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加快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增速,为科研人员卸除烦琐经费使用机制枷锁,改革有“增”有“减”;破“四唯”,鼓励科研人员挺进“无人区”潜心研究,改革有“收”有“放”;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高考实现从“选分”到“选人”的蝶变,改革有“破”有“立”!
多管齐下,是寻求一个“高”字;综合施策,是托举一个“高”字。国际研究可以作为“高”字的侧证:英国《经济学人》指出,今天全球约40%的论文由中国学者撰写,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在极具代表性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者中,拥有中国本科学位的人数已是在美国获得本科学位人数的2.5倍。
换成中国表达,何谓高质量之“高”?就是选天下之豪杰的眼光,育天下之英才的水平,致天下之大用的导向!
谁来培养人
谁来培养人?这既是“怎样培养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怎样培养人”的主体所在、关键所在。所以,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勉励“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再到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不断昭示一个道理:强教必先强师!
对一个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的民族而言,师者的典故遍布文章史册。他们执教鞭、振木铎,他们立杏坛、育桃李;他们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他们智如泉涌、行为表仪。千载以降,一代一代后人瞻仰先师,犹能坐春风之中、感时雨之化。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今天,在新的时代视野下看,何谓师者?一群新时代的“大先生”,正以教育家精神向我们呈现答案——
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吉林大学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为填补国内尖端技术空白耗尽心血;坚持援藏16年、采种行程超50万公里,复旦大学植物学家钟扬唯愿为祖国打造一艘“种子方舟”……“大先生”,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勉励自己为国奉献。
生前救死扶伤、身后捐献遗体,昆明医科大学“教授伉俪”李秉权、胡素秋用毕生精力诠释医者仁心、师者风范;“老骥伏枥志千里,扶植新秀作人梯”,年届九旬仍坚持站着给学生上课,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院士以身作则传承求实学风……“大先生”,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以崇高品德与默默付出感召学生见贤思齐。
着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更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和兴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家高铭暄常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师生互助,教学相长”;执教70多个年头,96岁开直播授课,清华大学物理学家张礼相信:“学海无涯,教书就要‘挑战无极限’”……“大先生”,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与时俱进的理念方法推动教学提质增效。
奋战70余载,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士莪院士坚守科研教学岗位,把水声学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生追求;从教30多年,塔里木大学育种专家吴翠云扎根边疆,时常教导学生做脚下带泥、心中有光的“土学生”“土专家”……“大先生”,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以知识报国的责任担当引领青年服务社会。
数百万元奖金悉数捐出,为青年教师设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家卫兴华一生传道授业“为兴华”;对自己一向“抠门”,却总是为经济困难学生倾囊付出,西北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王宗礼宁自己吃苦、赠学生甘芳……“大先生”,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以甘当人梯的满腔热忱激励后学持续奋进。
埋首丹铅六十载,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宗福邦献身古籍整理,毕生年华尽付冷门绝学;传薪播火大半生,兰州大学历史文献专家郑炳林情倾大美敦煌,将学术研究接力棒代代传递……“大先生”,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以宽广博大的视野格局促进文明传承互鉴。
既见古人也见来者的境界,是为大;精专一门又笼罩百家的学识,是为大;立足三尺而心系华夏的胸襟,是为大!大学之大,乃大师之大;世界规模最大高等教育体系之大,靠的是无数教育家托举,万千“大先生”成就!
为谁培养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这八个字,阐明了教育的目的所在、价值所指。
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就要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历练和检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教育在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先导、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如何不负殷殷重托,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如何迎头赶上,以优异的教育效果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如何切实深化改革,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支撑发展的有效动能?
高等教育起而行之——
更加主动超前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只有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盘棋”,才能下好教育“先手棋”。
怎么办?紧扣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让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
更加有效应对变局。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教育领域合作共生与冲突竞争并存,只有正视新挑战、抓住新趋势,才能找准教育对外开放突破点。
怎么办?统筹做好“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更加奋力开拓新局。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开创新局面、作出新贡献的“生命线”。只有破除一切思想观念束缚、利益格局藩篱、体制机制弊端,才能把高水平大学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造成人才培养主阵地。
怎么办?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以科研之“大突破”带动学科之“高质量”。
研究显示,从19世纪欧洲大学提出“教育与科研统一”的理念后,大学就逐渐成为现代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础性因素。始于20世纪,几乎所有重大原创性发现都来自于大学,几乎所有新型知识产业都萌生于大学,几乎所有知识结构完整的高素质人才都来源于大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当口、风云际会中,这种高等教育的支撑力量不就在眼前么?
今天,港珠澳大桥纵贯湾区,大兴机场首都振翼,洋山港、深圳港、舟山港巨轮辐辏。世界上最快的铁路、最长的桥梁、最繁忙的港口背后,要有多少勇于挑战也勇于应战的队伍、多少敢于做梦也敢于圆梦的青年!
今天,“嫦娥六号”首次月背“折桂”,“奋斗者”号再次龙宫探宝,“深地塔科1井”探井冲刺万米厚坤,“领航号”盾构机开启大江之旅。科技发展的历程中,要有多少破解“卡脖子”的勇士、多少寻找“金钥匙”的豪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在大国重器中铸就、在创新赛道中传递、在未来产业中展现。今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正呼唤亿万人才奋发有为,让高等教育的源头活水,丰沛现代化建设的大江大河!让中国大学的振铎之声,引领经济社会的万卷风雷!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